石材網獲悉,為深化總結改革經驗、推廣成功模式,黃岡市委改革辦特在“黃岡政研”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改革案例”專欄,旨在宣傳和推介全市各地各領域推進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分享這些生動實例,期望能為全市深化改革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F誠邀市直單位、縣市區及功能區踴躍投稿。
近年來,麻城市以建設全國石材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國際性石材交易中心為目標,致力于供應鏈體系構建,實現了石材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目前,麻城石材園區內各類企業總數已達230家,2024年生產銷售板材量達到1.5億平方米,工業總產值高達253.5億元,實現稅收近7.3億元,并帶動直接就業人數接近5萬人。麻城市因此榮獲全國石材產業集群示范城市等多項榮譽。
一、延鏈補鏈強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麻城市注重完善石材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打造高端石材加工園區:引進多家知名企業入駐,涵蓋高端石材、人造石等領域,產品線擴展至全屋定制、石材藝術品等高附加值領域。
建設石材雕刻文創產業園:招引專業雕刻企業,開展個性化設計與異型加工,推動石材加工向高端定制化轉型。
建設機械制造和五金輔料城:引入先進機械制造企業,建立研發生產基地,提升石材加工設備水平。
建設供應鏈物流體系:開通多條鐵海聯運專列,降低物流成本;投資建設
石材鐵路專線,打造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
固廢綜合利用:開發新型建材產品,實現尾礦尾粉資源循環利用。
二、專業市場建設,構建立體銷售網絡
麻城市強化供應鏈思維和互聯網思維,按照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立體化的銷售體系。
會展經濟機制:成功舉辦國際石材博覽會,吸引國內外眾多參展商,顯著提升了麻城石材的國際知名度。
石材交易市場:建設綜合性石材交易大市場,規劃荒料交易市場項目,增強市場競爭力。
石材貿易拓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主要出口目的地。
三、品牌價值提升,搭建產業創新平臺
圍繞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文化創意等方面,麻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石材產業升級。
合作研發設計機制:成立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與高校合作,加大產品研發力度。
品牌標準制定:參與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公用品牌。
技改創新政策支持: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支持企業進行環保和技術改造,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數智化發展:推進智能制造全流程建設,實現數字化定制成品交付體驗,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麻城市的
石材產業發展歷程展示了如何通過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實現傳統石材產業的現代化轉型,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未來,麻城市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向著更高層次的發展目標邁進。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