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記者走訪河北省曲陽縣恒州鎮南馬古莊村,只見年輕的雕刻師劉旭碩正精心打磨一尊泥塑——一位笑容慈祥的老人,這是一位網友定制的外婆雕像。
曲陽石雕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帶動石雕產業的蓬勃發展及當地民眾的就業。石材網了解到,劉旭碩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曲陽人,父親和伯伯都是曲陽石匠,因從小的熏陶,如今20出頭的他對雕刻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嫻熟的技藝 。
劉旭碩告訴記者,他從曲陽雕刻學校畢業后,師從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王昭輝,專攻人物雕像。近年來,伴隨直播的興起,自2023年開始,劉旭碩也開始嘗試用短視頻記錄創作。
制作一件30厘米高的銅像需要經過十余道工序,耗時三個月,售價達到6000元。即便如此,劉旭碩去年完成了超過200單的訂單,尤其是今年清明節前,他的直播間咨詢量顯著增加。通過短視頻平臺記錄創作過程,特別是第一條關于袁隆平院士雕像的作品,播放量突破了800萬次,這讓劉旭碩和他的作品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在學習傳統雕刻技藝的同時,劉旭碩還掌握了現代科技帶來的新工具和方法,如數字建模、數字雕刻機等,可謂是傳統技法打底,現代科技添翼,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原本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天內就能完成。對于這種變化,他的父親也感到非常驚訝,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從事石雕創作以來,劉旭始終不忘初心,融入真情和專注。如今,劉旭碩團隊不僅專注于個人雕像的定制服務,還幫助很多人實現了與已故親人“重逢”的心愿。隨著業務的增長,團隊規模也從最初的3人擴展到了5人。
石材網了解到,在劉旭碩等年輕一代的帶領下,曲陽的傳統雕刻藝術正在經歷一場復興。古老的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村里很多石雕工坊和雕刻公司也開始利用直播展示他們的作品,吸引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在曲陽,每一刀雕刻下去的不僅僅是石頭,更是新時代非遺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