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石頭,濃濃的藝術氛圍感。”“幾輪打磨配上綠植,它就是茶桌上最靚的仔。”深夜11點,一張方寸大的精致木桌旁,林飛翔手捧巴掌大小的泰順石盆景,賣力地介紹著
石材的選用、雕刻技法以及它的寓意。
而在屏幕另一側,有一批忠實的“石頭粉”每天固定在這個點,等著“狠貨”“稀貨”上新。
石材網了解到,各式各樣的泰順石與青竹、紅楓,亦或是一小株菖蒲、香草搭配,呈現別樣的山野意趣,一晚上下來能給林飛翔帶來近五千元的交易量。
林飛翔表示, 自己在直播帶貨這條賽道上做了好幾年,但做泰順的葉臘石還是第一次。在前幾天的跨年夜,他搞了一場跨年直播回饋所有粉絲,推出一些精雕的新年款,包括蛇生肖款,很受歡迎。
一塊大山里的石頭 90后選擇回到家鄉“帶貨”
在2014年,從傳媒專業畢業后的林飛翔選擇返鄉,一頭“扎”進了短視頻自媒體創作賽道。彭溪豬王、筱村系列非遺技藝等一系列泰順本地題材,在他的創作下“大放光彩”,全平臺播放量近4億。
2021年前后,電商直播最為火熱,林飛翔投身其中,一開始選擇了紅酒,并取得較好成績。林飛翔坦言,泰順在地理位置上有些偏遠,很多人不太了解當地特色特產,通過互聯網就能把這里的產品向外推介,讓民眾實實在在增收。
有了流量和經驗加持,仍然抱著為家鄉發展“添一把火”想法的林飛翔決定再次返鄉,把電商帶貨的思維帶進大山里。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選擇了家鄉的泰順石。
林飛翔介紹,泰順石,學名葉蠟石,相較于其他石頭,泰順石屬于雕刻石,更有“中國第五大印石”的美譽。 泰順石多產自隱匿于浙南群山之中的龜湖鎮,總藏量5000萬噸以上,其質地溫潤細膩、色彩斑斕。
林飛翔認為,龜湖有豐厚的石料資源,還有很多石雕技藝精湛的石農,因此,可以說泰順石是現有資源轉化最有優勢的產品,且覆蓋人群面較廣,頗有發展前景。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泰順石的價值并未得到充分發掘,當地石農各自為業,經營著一家家小作坊。如果能有一個共享平臺能把大家聚攏在一起就好了,而林飛翔有直播帶貨泰順石的想法,龜湖鎮共富工坊正好在招引這方面的人才,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在2024年8月,林飛翔和團隊正式入駐“石尚花開”共富工坊,走上了點“石”成金快速路。
從六人到160人,一個個創意點“石”成金
剛到龜湖鎮的時候,林飛翔發現,泰順石的擺件產品大多是“大個頭”,價格也往往特別貴,幾萬幾十萬的都有,大多都是慕名而來,進店挑選物色主打圖個寓意吉祥。
如何讓泰順石“上網”,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它呢?林飛翔認為跟著互聯網新媒體趨勢的變化走才是王道。通過調研,林飛翔和團隊發現網上茶桌擺件備受青睞,盆景、茶具等文創產品,選擇面廣、雕刻周期相對不長,價格更親民。
石材網了解到,憑借精準的應用場景定位,“石尚花開”共富工坊直播間脫穎而出,躋身同品類熱賣榜前十,直播引流超百萬,銷售面覆蓋北京、廣東、福建等十多個省份,銷售數據從月的1萬元增長到了11月的40萬元,大家干勁十足。
然而,值得一提是的,石雕產品作為文化藝術產品,制作周期長,比如龍年的定制款,平均要25-40天才能出一個,上架就秒沒,產能跟不上也是問題。為此,單量在漲,團隊也必須跟著擴大。在經濟效益和政府宣傳的帶動下,從一開始的六個人,到現在共富工坊已經成功吸納青年人才、石農工匠160多人。
如今,無論是直播間的粉絲還是石農工匠們,都會主動貢獻“金點子”。林飛翔把市場需求不斷傳遞給石農,雕刻出相應的產品,把石農靈光一現創作的產品用自己的帶貨技巧,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伴宿新年即將到來,林飛翔和團隊也在加緊開發新產品,他坦言,2025年對于他們來說肯定是完完整整、全新出發的一年,他們定了個小目標,銷售額達到500萬。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