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12月16日,南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第四次會議圓滿閉幕,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傳達貫徹黨代會精神,掀起學習宣傳熱潮。
報告指出,在2025年,南安將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化標桿城市,強化創新驅動、鑄鏈集群及固本煥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4+2+N”現代產業體系。
市科技局提出,要強化創新主體作用,持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路徑,對企業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深化院企合作,推動南安“三院所一中心”與重點產業進行深度對接,提升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和服務南安產業發展的質量與效益,助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完善創新生態鏈條,提升科研院所建設運營水平;全面貫徹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突出典型引領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科技特派員的良好氛圍。
市工信局提出,要加強企業梯度培育,鼓勵龍頭企業實施項目帶動,扶持推動一批高成長企業發展壯大,成為產業龍頭企業的有效接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智能制造應,推動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工業設計賦能制造;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建設,著力構建“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動態發展格局,推進智能制造、半導體、高端裝備、智慧物流等行業項目,將更多細分產業列入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助力園區企業拓展市場、釋放產能、達產達效。
市委人才辦提出,要找準人才工作方向,主動融入泉廈科創走廊建設,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聚焦南安產業、民生事業發展,持續深耕人才“港灣計劃”這一主抓手,錨定先進制造業產業創新高地和區域人才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深化校政企全方位合作,持續優化引才政策、拓寬聚才渠道、做強科創平臺、造優人才生態,加快形成“來南安、會成功”的人才引育“磁場效應”,為南安
石材等產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匯智賦能。
市發改局提出,要加快軟件信息、設計咨詢、商務服務、項目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培育,引進配套業態,培育新業態經濟,,打造區域特色消費目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日用輕工等優勢產業與低空經濟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持續招引優質項目,打造企業總部區和專精特新企業回歸創業園,加速培育高新產業集聚帶;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打造“親清護企”“法治護企”“政策找企”“服務進企”政策和服務體系。深化監管機制改革,全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四張清單”,持續拓展“綜合監管一件事”和“綜合查一次”場景,最大限度減輕對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的影響。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