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文化館內的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一個個憨態可掬的炕頭獅映入眼簾。非遺綏德石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鮑海東熱情地介紹,這是陜北傳統的吉祥物,陳列館中不少炕頭獅出自他手。
綏德縣文化館館長、綏德縣非遺陳列館負責人雒勝軍介紹,陳列館結合非遺文化舉辦特色活動,在館內增設傳承人展示互動區,充分展示石雕、泥塑、剪紙、陜北民歌等非遺項目,著力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中心。
在這里,觀眾可以與非遺傳承人近距離接觸,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展示非遺是我們的特色。這樣能更好共享非遺保護成果,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不僅是在陳列館,徜徉在這個小城,隨處可見的石雕裝飾、嵌入陜北秧歌元素的廣場舞、高亢悠遠的陜北民歌……人們從能與非遺不期而遇。
夏日傍晚,位于綏德縣城東南的“天下名州”石牌樓下逐漸熱鬧起來。而后這個石牌樓也有其故事,在當地人眼中,它是綏德的石雕技藝的集中展示。
據鮑海東介紹,當時建石牌樓時,他們組織了200多名石匠,雕了1168塊石頭,幾乎用上了所有的雕刻技法。如今,綏德石雕不僅遍布國內各地,還暢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全縣石雕從業人員超1000多人,全產業鏈年產值1.5億元,石雕產業發展前景大好。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近年來,鮑海東將發展重點放在了設計文創產品上,他們制作了一些更小巧、造型更多樣的石雕文創產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