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濟南著力推進礦山復綠,已完成歷史遺留礦山修復461處
濟南著力推進礦山復綠,已完成歷史遺留礦山修復461處
中國石材網獲悉,近年來,山東濟南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山體資源保護和治理。
從危巖密布,渣石亂堆,千瘡百孔;到春風拂面,荒山披綠,景觀提升。這是位于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辦事處橫溝村東的橫溝村東石灰巖礦礦山復綠(片區)治理項目重獲“新生”的真實景象,也是濟南市深化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所呈現的秀美風貌。
據章丘區自然資源局副處級領導干部趙文忠介紹,橫溝村東石灰巖礦礦山距離經十路僅3公里左右,但因前期礦山開采和渣土堆放造成山體破壞和環境惡化,治理前慘不忍睹。在2021年7月,為改善礦區及周邊生態地質環境,經區政府決策,市場化方式進行綜合整治。該工程由濟南山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章丘區政府平臺)具體負責實施。項目采取了坡面排險,清除浮石、危石等消除安全隱患;對治理區河道、孤立凸兀的巖面及南部高低不平的斜面進行削坡整形;對治理區立面底部及削坡整形后的平臺進行續坡;在續坡后的立面坡底修筑擋土墻,回填種植土、進行綠化。
在去年年底,該項目竣工驗收,治理面積43公頃,治理完成后,有效減少了裸巖荒山面積,不僅增加植被覆蓋率,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同時也有提高山場森林的生態承載力以及綜合生態效益。如今,這里坡面鋪設青石板路,擋土墻的外側平臺留設為人行步道,南部治理區入口處設計瀝青路延伸至治理區南部文化廣場。可以說,礦山復綠“重生”既改善了礦區整體生態環境,也優化了人居環境、增強城市功能建設,讓附近居民多了個休閑好去處。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已列為2024年市政府重點工作,目前,全市還有458處圖斑、面積約810公頃尚未完成修復。接下來,濟南將加快項目實施,確保2025年沿黃區縣修復任務全部完成,確保2026年全市歷史遺留礦山圖斑全部完成修復,確保2025年項目全部開工。此外,采取采取自然恢復模式的調查評估工作也要在今年上半年前完成,并結合治理實際,有針對性引入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和手法,優化方案設計突出治理特色,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