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材網獲悉,黃岡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搭建麻城“金石鏈”重點供應鏈平臺。黃岡市人大代表、麻城市委書記汪國兵表示,麻城將按照“線上供應鏈平臺+線下產業集聚區+產業數字化”一體化供應鏈模式,著力打造麻城“金石鏈”供應鏈,推動石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現實:政之所向、發展所需、企業所盼
汪國兵認為,搭建“金石鏈”供應鏈平臺,將更好服務石材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韌性,推動石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是政之所向、發展所需、企業所盼。
據了解,近年來,麻城將綠色石材產業作為強縣工程的支柱產業、骨干產業及富民產業。目前,麻城綠色石材入選為省級重點產業集群,麻城市被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授予“全國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被中國石材協會授予 “全國石材行業綠色發展示范城市”。剛過去的2023年 ,全市178家規上石材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達210億元,帶動近5萬人就業。
汪國兵表示 ,搭建“金石鏈”供應鏈平臺,將進一步發揮麻城石材的優勢,促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助力麻城向“中國石都”邁進。
目前的現實情況:2023年,由于外部環境復雜、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二輪礦權出讓,麻城部分石材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石材產業必須通過轉型激活發展動能。
瓶頸:龍頭企業不多,產品附加值不高
近年來,麻城市緊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加快推進石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麻城石材先后創造了3個中部“第一”,即開采規模第一、加工能力第一、先進裝備第一。
汪國兵說,麻城石材產業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龍頭企業不多,產品附加值還不夠高、石材物流運輸成本高,為此,麻城正通過改革思維、創新舉措等來解決。
汪國兵認為,通過搭建“金石鏈”供應鏈,一是麻城將不斷完善原料供應體系, 更好推動開采與加工一體化發展,促進礦權資源、開采加工的深度融合,進而全面提升采礦工藝,提高資源配置率。
二是麻城還將加快石材板材加工向工程領域設計、裝修、物流、施工等一體化發展,推動石材向“專、精、特、新、強、優”方向轉型升級。
三是加快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智慧園區、數字礦山建設,依托互聯網平臺與各種終端,將觸角伸至全球市場,加快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的全國性
石材交易中心。
志向:打造全國石材綠色發展先行區
汪國兵表示,麻城將錨定“打造全國石材綠色發展先行區”的定位,以供應鏈思維重構石材產業鏈,對內對內抓整合、對外抓招引,聚焦聚力建設“金石鏈”,著重打造以下“四大供應鏈平臺”:
首先,打造“供需撮合”的貿易對接平臺。麻城將在原材料貿易方面,組建石材原料供應聯合體;在產品貿易方面,搭建國際石博會平臺;在石材加工機械及配件貿易方面,搭建集采集配平臺。
其次,打造“四流融合”的物流通達平臺。麻城將以現代物流平臺為骨架,開通“一帶一路”麻城中韓鐵海聯運專列,開通麻城、陽邏港至埃塞俄比亞鐵海聯運班列,同時建設大別山綜合物流園、進川物流產業園,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
再次,打造“多樣聚合”的金融服務平臺。麻城與中建材等合作,全力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引入金融機構,提供原材料和成品質押、訂單融資、票據金融等金融服務。
最后,打造“賦能耦合”的產業創新平臺。麻城致力于搭建產業賦能平臺,力爭新增石材高新技術企業20家、總數突破50家;新增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11家、總數達到15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家、總數達到20家。
汪國兵表示,麻城市將以供應鏈思維重構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根據線上供應鏈平臺+線下產業集聚區+產業數字化”一體化供應鏈模式,全面建強麻城“金石鏈”供應鏈,不斷擦亮“麻城石材”這塊金字招牌。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