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貴州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生態瘡疤”煥發綠色新生
貴州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生態瘡疤”煥發綠色新生
近日,在這歲末年初之際, 獨山縣上司鎮上司村的頁巖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施工團隊正幫助村民開展冬季油菜育苗工作。這片曾經的露天礦區, 已經覆土復墾,呈現出一片平整開闊的耕地。
項目負責人肖慶方邊拍照邊感嘆,這前后變化真的太大了。施工前,俯瞰礦區,露天采礦留下一處數米寬的大坑,聚集著巖層間的涌水,礦區周邊巖石裸露,寸草不生,極為荒涼,不堪入目。
為改變礦區面貌 ,當地積極展開生態重建和土地復墾。自2023年4月開工以來,修復施工團隊拆除放棄建筑,將其作為補充材料回填礦坑,并修筑擋土墻工程、截排水溝工程等,將涌水進行引流,加快恢復土地自然功能。
再看施工完成后的一張照片,礦區真的實現了從生態瘡疤到滿眼綠色,生機勃勃。這些照片都是有力的見證。
據了解 ,貴州是礦產資源大省,采礦有著悠久歷史,歷史遺留礦山面積大、分布廣。苗嶺山脈地區涉及的黔東南州、黔南州相關區域共有1.7萬畝的歷史遺留礦山。2011年,貴州成功申報了苗嶺山脈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獲得中央補助資金3億元。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修復面積996萬平方米,項目整體完成量超88%,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全面完工。
此外,2024年,貴州將鞏固提升礦山“復綠成果,加快完成“十四五”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目標任務。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