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石材行業蓬勃發展,開采技術與設備日新月異。
石材網獲悉,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上,嘉定馬陸企業中筑實業展出的大型大理石開采鏈臂鋸備受矚目,深得國內外石材商的贊賞與好評。
據了解,上海中筑實業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戶馬陸,是一家集石材礦山開采機械和石材加工機械等設備研發、制造、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獲得了20多項國家專利,產品行銷至全國各地,并出口到歐美、東南亞、中東的30多個國家與地區。
該企業創始人劉智坦言,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公司規模做再大也仍受制。公司的鏈臂鋸產品能夠獲得國內外專業人士的肯定,離不開多年來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
在2010年,有著多年石材加工經驗的劉智希望進軍石材開采行業,通過一番調研,他發現國內大理石礦山大部分使用的開采設備是繩鋸機,而鏈臂鋸采用無水干式切割,其成材率高、綜合成本效率高,但當地國內鏈臂鋸依賴意大利進口,不僅價格昂貴,且售后不便,不少廠家望而卻步。
劉智從中看到了市場機會,打算嘗試從國外獲得鏈臂鋸技術授權,就和銷售團隊多次往返意大利,與知名鏈臂鋸生產企業洽談合作事宜,面對的卻是漫天要價和各種制約。他深刻意識到走自主研發之路,實現鏈臂鋸國產化的重要性。
技術空白、無材料可查,研發過程中團隊面臨了極大的困境。劉智介紹,當時,國內在大理石無水干切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導致切割效率和切割質量一直無法提高。刀齒材料的選擇和刀齒的角度參數都會影響切割,性能參數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團隊壓力非常大,研發中后期幾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
為推動技術問題得以解決,劉智跑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大理石礦山,與廠商尋求合作,希望將鏈臂鋸產品試驗室搬到一線礦山應用場地,針對產品薄弱點進行攻堅。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廣西有家露天大理石礦脈廠商聽聞劉智在研發鏈臂鋸,當即與劉智團隊達成先行先試的合作協議,為企業成功研發鏈臂鋸奠定基礎。
2014年,鏈臂鋸的研發創新實現重要突破,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軌道式基礎鏈臂鋸亮相廣西某大理石礦脈,每小時可采礦9平方米,相同作業時間效率是原來繩鋸機的三倍,價格是進口鏈臂鋸的一半。一時間,全國的大理石礦山廠商紛至沓來,見證了產品的高穩定性和高效率。中筑實業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讓鏈臂鋸國產化成為現實。
歷經10年的精益求精不斷優化,目前,平軌履帶鏈臂鋸、立軌柴油鏈臂鋸、硐采鏈臂鋸、輪式鏈臂鋸……中筑實業的鏈臂鋸產品已經實現多場景大理石礦山應用,差異化、個性化的設計讓產品國內市占率達到95%。
劉智表示,盡管他們的產品已實現國產化,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希望今后能在產品數智化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在“從無到有”和“自主研發”后實現“并跑超越,進一步推動
石材機械裝備國產替代進口,為石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力量。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