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江西龍南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實現了“三大轉變”
江西龍南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實現了“三大轉變”
石材網獲悉,近年來,江西龍南市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的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創新工作思路,強化監管舉措,推動全市礦山生態修復實現了“三轉變” 。
一是從被動治到主動治的轉變。以前由于礦山企業對履行生態修復工作義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時普遍存是被動應付式治理狀態,治理進度及效果 難以達到規范要求 。 而自《江西省礦山生態修復與利用條例》頒布實施后,龍南市自然資源局以該法規貫徹實施為契機,多措并舉,提高了礦山企業對落實生態修復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效調動了礦山企業開展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二是從單一治到融合治的轉變。為提高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效能,改變礦山修復中單一治理舉措,龍南市堅持保護第一、和諧開發、因地制宜、提出特色,針對地處縣城近郊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玉石仙巖周邊的廢棄礦山治理,積極探索 “保護與開發并重、生態修復與文化旅游相融”的廢棄礦山治理發展新路 。 在做好礦山治理同時,突出“陽明圣地”文化和龍南客家風情主題主線,實現在廢棄礦山治理修復后充分展示“生態+文化”魅力,使礦山生態修復與陽明心谷文旅開發形成有機融合,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同時,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357.15畝。在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從單一治理轉變為融合治理的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三是從減存量到控增量的轉變。龍南市因歷史原因,全市遺留較大規模的廢棄礦山,為盡快解決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問題,龍南市多方籌集資金 3億多元, 大力開展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實施一系列修復項目。截至2023年 年 底,全市完成 1萬多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實現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存量清零 。同時,龍南市 認真貫徹 “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理念,堅持“邊生產,邊修復”原則,要求所有持證礦山嚴格根據修復方案與計劃開展生產與治理,以“損毀多少就要治理多少”為監管目標導向,督促礦山企業基本保持損毀面積與治理面積相平衡,嚴格控制礦山修復治理欠賬增量。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