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涂勇欽的工作室,可以看到展示臺上擺放著形態萬千、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工作臺前的師傅以圓潤細膩的手法,刻下流暢灑脫的紋樣,眼前的一塊巨大的石料逐漸變成了一頭靈動的大象……
據了解,今年50多歲的涂勇欽是漳州市詔安縣橋東鎮仙塘村眾多石雕師傅中的佼佼者,從藝多年的他如今已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級非遺傳承人、第五代詔安石雕技藝傳承人。
其實,詔安石雕歷史悠久,而在2022年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一名石雕師傅,涂勇欽將傳統石雕技藝發揚光大的同時,也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加入了現代化元素和新工藝。例如,傳統圓雕多為瑞獸,如獅子、麒麟、仙鶴等動物,涂勇欽在傳統形象的基礎上,大膽開創出“新法門”,雕刻出來的小動物們像動畫片里的形象一般,造型逼真精致,如此小件石雕放置家中作擺件,不僅能觀賞又能把玩,吸引了不少年輕的粉絲。此外,他在原有石雕技藝上不斷探索,開創了獨特的金線雕技藝,使作品在傳統石雕的基礎上展現出生動、豪放和傳神的細節。
涂勇欽的石雕風格不一、形狀各異,選用的石材也不盡相同,有時候還在墻上的石板進行雕刻,不少人感到好奇而拿出手機拍攝。涂勇欽表示,石材雕刻藝術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也能讓大家感受到詔安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涂勇欽介紹,縣城里沈氏祠堂的石雕,有95%是他制作的。一般客戶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讓他自行發揮,他便用從藝多年的經驗,設計出既貼合客戶的需求,又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石雕作品。加工后的石雕作品刻有山水花木、飛禽走獸,惟妙惟肖的同時富有寓意,深受好評。如今,他創辦的詔安縣涂氏石材加工廠從個體小作坊發展成規模性的石材加工廠和公司,石雕訂單是絡繹不絕,生意紅火。
不僅僅是自己從事,涂勇欽還培養了一批技術精湛、勇于創新的石雕能手和青年石雕人才,現有多名徒弟在廣東從事純手工石雕,效益可觀。他的兒子涂曉濱則是縣級非遺傳承人、第六代詔安石雕技藝傳承人。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