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投入5200 多萬元,云南將重點落實對這些礦山的生態保護修復治理
投入5200 多萬元,云南將重點落實對這些礦山的生態保護修復治理
近日,從云南省財政廳獲悉,在2023 年,該省財政廳投入省級資金 5200 余萬元,致力于推動實施重點區域的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作,修復治理面積近 9364 畝,為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生態屏障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有關規劃,云南省財政廳按照因地制宜、保障安全、恢復生態的總體要求,著力從4 個方面采取措施,確保投入資金在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益。
一是省財政廳明確支持重點。合理確定相對集中連片歷史遺留礦山的區域為生態修復目標,重點支持對赤水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資源型城市、露天礦山集中開采區、重要交通干線、城市面山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的治理。
二是完善項目庫管理。嚴格執行中央和省級項目儲備制度,未納入項目儲備庫的項目一律不予支持。提高項目庫儲備規模和質量,為選好項目、用好資金打下基礎。
三是強化資金監督管理。省財政廳按照生態修復年度計劃,指導各地嚴控項目建設內容和投資概算,科學合理測算項目資金規模,嚴防年底出現大額結轉情況。同時,加強對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執行情況、管理情況、績效目標達成情況的監管,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切實提升資金執行效率。
四是加強績效管理。省財政廳強化資金績效管理結果應用,對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確定實施區域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率達到 90% 以上、受益人群滿意度達 90% 以上的績效總體目標,督促部門和各地增強績效管理意識,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