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公布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報告顯示,針對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河南省政府開展專項行動,成立省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控新治舊”思路要求,對發現的21宗新增違法采礦行為通過《河南日報》公開曝光,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針對河南省存在的礦山非法越界開采問題,65起新增違法案件中,共有8起有證礦山越界開采行為,且有將“治理工程”變“開采工程”行為和通過拍賣石料指標獲利超4400萬元行為。目前,上述違法案件均已立案查處到位。
具體情況如下:
1.
一些部門推動工作不力。《河南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提出,對建筑石料礦開采中形成高陡邊坡且視覺污染嚴重的殘留山體,通過整體降坡或整體采平等方式實施“開發式治理”,但
要堅決防止“治理工程”變成“開采工程”。省自然資源部門疏于監管,導致在實施中嚴重走樣變形。
整改情況:已經完成,長期堅持。(1)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公安廳在全省開展廢棄礦山集中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各地批準的歷史遺留礦山生態治理項目共77個(省轄市政府批準24個、省直管縣政府批準53個),未發現非法采礦行為。77個生態治理項目中“開發式治理”工程2個,建立了工程管理臺賬,對其加強監管,防止“治理工程”變成“開采工程”。(2)通過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現場核查等方式,對77個項目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檢查發現的23個項目存在手續不夠完善、設計不夠合理等問題,印發通報,督促相關地市進行整改,嚴格落實項目審批手續,規范項目設計。截至目前,各有關地市均已按照通報要求完成了整改。(3)成立省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持續嚴厲打擊借生態修復之名的非法采礦行為,發現一起嚴厲查處一起,移交移送一起,進一步規范“治理工程”秩序。截至目前,共發現借生態修復之名非法采礦行為9起,均已查處到位。
2.
焦作市博愛縣在推進原太焦高鐵饅頭山取土(石)場礦山治理工作時監管不到位。“治理”導致山林破壞面積由治理前約60畝擴大為約160畝,在治理修復取石任務僅完成約38%的情況下,就已經外售石料41.7萬噸。
博愛縣借機通過拍賣石料指標已獲資金超4400萬元。
整改情況:已經完成。(1)焦作市成立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典型案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方案,成立多部門聯合調查組,對有關問題立案調查。(2)焦作市重新編制了原太焦高鐵取土(石)場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生態修復方案,累計投入資金6227萬元,對生態破壞區域進行高標準修復治理,修復治理面積共193.5畝,安全隱患及地質災害已經消除,拍賣石料獲取的資金已全部用于生態修復治理和損毀道路的翻新。(3)對博愛縣饅頭山周邊礦山生態環境進行全面排查,對發現的損壞道路,升級改造為二級瀝青公路;同時將饅頭山打造成生態治理警示教育示范基地。
據悉,2021年4月7日至5月7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南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21年7月15日向河南省反饋了督察報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扛牢政治責任,建立整改機制,全力推進督察整改工作。
目前,101項整改任務中已經完成86項,其他15項正加快整改;督察組交辦的3968件群眾舉報件中已辦結3948件,階段性辦結20件,督察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力推動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