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日前,山東濱州市惠民縣與來自浙江衢州的項目投資團隊針對投資12億元的年產10萬噸礦山設備耐磨配件及精加工項目進行了簽約,該項目是惠民縣礦山設備產業延鏈補鏈的關鍵,也是惠民縣礦山設備制造產業強根筑基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惠民縣結合當地礦山產業優勢,規劃建設占地500多畝的礦山設備制造產業園區,實現產業鏈式發展,并突出黨建聚焦,專門成立了礦產產業發展功能性黨支部,將“組織鏈”建在“產業鏈”上,在今年1月—7月,實現項目招引過10億元的1個,過億元的項目7個。這七各項目中,市重點項目5個,已投產項目2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3.2億元,固定資產突破4.1億元,縣域礦山產業設備產業進入了聚變發展的快車道。
規劃賦能 以園聚產
惠民縣礦山設備制造產業商會會長田守國介紹,在惠民縣的胡集鎮一直有做礦山設備配件——篩網的傳統,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其銷售網絡遍布全國,主要用于礦山開采的洗砂、篩分環節,但是這個產業在惠民一直存在著發展制約:產品單一、小作坊經營模式,產業發展越來艱難。如今礦山設備制造產業園的建立對全縣礦山設備企業的發展有很大提升,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為企業提供了抱團發展的平臺。
談及胡集鎮礦山設備制造發展歷程時,該鎮副鎮長馬增輝說。小型的沙場和洗砂廠慢慢被大型央企、國企城投公司的砂石場取代,當他們采購生產線時,鎮上這些小企業所做的設備在品質上都達不到要求,甚至連投標資質也沒有。為著力解決礦山設備企業分散、不集中、低端化競爭比較明顯等問題,胡集鎮規劃建礦山設備智造產業園,占地500多畝,
園區根據規劃高端、招商精準、項目集約、配套高效“四型戰略”模式,推動礦山設備制造產業提檔升級,趟出了一條傳統工業智能改造、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精準招商 以鏈集群
惠民縣在推進本土礦山設備集約入園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一核三線多點”的精準招商戰略,有力對接國家級、省級明星企業,打造多個基礎扎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經濟增長點,彰顯了企業從洽談到落戶投產的“惠民效率”。
完善配套 以轉促變
對礦山設備智造園而言,其生命力的強勁關鍵在于園區配套的高效程度。如今這里已配套了包括智慧能源、光電子和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食品等專業產業園區,同時,與之配套的具有城市服務功能、國際商務功能、文化內涵突出的特色小鎮項目也同步規劃建設。
目前,
胡集鎮礦山設備智造產業園一期投資5億多元、占地72畝的園區正在建設中,預計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年創稅收2000萬元。后續還將投資12億元建設400多畝產業園,緊鄰高端鋁產業園,魏橋集團可以為礦山設備企業提供低于市場價的電力,全力支持礦山設備制造全產業鏈發展,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胡集鎮黨委書記王贊海表示,未來,將充分發揮產業規模的集聚優勢,瞄準礦山設備制造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發展趨勢,以科技賦能,提質升級,力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礦山設備制造產業基地。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