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江西瑞昌市總投資8.37億元的石材運輸專用廊道建成,成本直降50%
江西瑞昌市總投資8.37億元的石材運輸專用廊道建成,成本直降50%
據了解,就在近日,長江入贛第一鎮“瑞昌市碼頭鎮”石材運輸專用廊道建成,即將投入運營。
該運輸廊道總投資為8.37億元,全長7.5公里,年運輸能力4000萬噸。
這條寬大的輸送帶可將礦石從7.5公里外的礦山上直接輸送到江邊,全程封閉,無粉塵、無噪聲。輸送帶將石材通過這條運輸廊道運送到儲料罐,再通過輸送帶分發到貨輪,運往全國各地,全程實現無人化檢測、無人化監控和無人化操作,極大提升了港口岸線的資源利用率。
因具有獨特的資源和水運優勢,近年來,瑞昌市碼頭鎮逐漸形成了礦山開采、礦石加工產業集群,而礦山開采、加工業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壓力。這些礦產品都是通過貨車進行運輸,每天大約有600多輛重型貨車穿梭在礦山與長江碼頭之間,車輛尾氣、道路揚塵、巨大噪聲,加之事故多發,這都嚴重影響了道路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
為了切實保護長江生態,在2021年初,瑞昌市啟動了各礦山通往長江碼頭的空中運輸廊道建設,致力于將礦石從地面車輛運輸變為空中廊道傳送。據介紹,以運輸廊道取代重型貨車運輸礦石,實現全電運輸、全電倉儲、全電裝卸,成本大致降低50%,每年可節約燃油將近4000噸,減少尾氣排放約2.8萬噸,同時降噪防塵,還節約了土地資源。
運輸廊道的建成,使得礦山與長江水上運輸線通過閉環通道連接起來,解決了公路運輸成本高、污染大等困擾,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一舉多得。
瑞昌港投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鋒表示,在靠近長江碼頭邊的一段運輸廊道上,還安裝了長約300米的碲化鎘發電玻璃。這些彩色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像一道彩虹,飛架在長江之濱,不僅成為江邊一景,而且每年可發電52萬千瓦時。建設一條廊道,實現了雙重收益,打造出一個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現代化港口。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