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因疫情的持續,國內許多地方實施了“靜態化管理”,整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對此,上面也多次發聲,給出了一些列攻克難關的政策。而與此同時,更讓人興奮的是,中國經濟迎來了重大轉機——我國要統籌發展,對基礎設施發力,要“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為何著眼于基建?其實,中國在國際上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指的就是我們是靠著基礎設施建設聞名國際,而加強基礎建設,對經濟發展具有最直接的刺激作用。
如今,我們需要做好的就是“穩經濟”,所以,基建就是我們刺激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例如,在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基建投資加快,增速有所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9.3%,在消費、出口等其他方面有所放緩的情況下,我國一季度穩住了經濟,以4.8的GDP增速,實現了經濟的平穩開局,意義非凡。
從今年基建相關數據預估,新增資金在1.2-1.55萬億左右。由此可見,基建投資對于拉動GDP增長非常重要,專家也預計,今年的基建增速在6.4%-8.2%的區間內。據了解,近期,成都、江蘇、安徽、浙江、山東等多地相繼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基建已成為我們穩經濟、穩增長的重壓一環。
按照目前預計,今年將有1.3萬億的政府新增資金投入到基建領域。
其實很多人不解:現在咱們的基建整體水平已經上去了,為何還在大搞基建呢?但環顧其他,如歐洲也好,美國也罷,一旦經濟不景氣了,都選在第一時間搞基建計劃,美國的拜登上臺后,還推出1.9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可見基建對于經濟刺激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
關于基建的一些內容,我們有必要了解一番:
一是我國目前已將“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到了很高的地位。基建不僅與國家安全相掛鉤,同時對于我們中國內循環,擴大內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對未來中國發展有巨大意義。
二是明確了基礎設施建設范疇。不僅涉及舊的水利工程、交通樞紐,還有一些關系國家未來戰略的重大科技項目、信息基礎設施、國家戰略儲備等等,是新基建和老基建之間的一次交匯。
三是細分了基建的類型。包括交通、能源、水利、沿海內河港口航道。智能電網、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油氣管網、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通用機場、貨運機場、城際鐵路網。國家水網、地下管廊、海綿城市、防洪排澇、污水處理。
綜上,國家實施戰略大基建,
對促進各行業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于石材行業而言,這無疑也是個重磅利好消息。
恰逢其時,恰逢其勢,廣東中云石材智造產業園應運再啟,抓住政策機遇,重磅規劃打造20萬㎡中云國際石材荒料交易市場、30萬㎡中云國際花崗巖商貿城和50萬㎡石材綠色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成集石材美學應用體驗、購物、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石材商業綜合體街區,力爭建成大粵灣區美石聚集地,使其成為云浮的新亮點和城市新名片。目前,工程建設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未來效果萬眾期待,
石材產業的未來發展亦是可期!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