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貴州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2年2月22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接著,在3月18日督察組向貴州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督察組組長李家祥通報督察報告,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作表態發言,貴州省省長李炳軍,翟青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貴州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督查認為,貴州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作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較大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貴州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推動發展的根本遵循、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通知多次深入赤水河、梵凈山、“錳三角”等地展開現場督導,推動問題整改。如今,赤水河干流水質總體穩定在地表水Ⅱ類標準;梵凈山森林覆蓋率達到97%,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2
.貴州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率先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配套制訂30余部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性法規,完成100多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著力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向國際社會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落實國家主體功能戰略,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4萬平方公里。
3.
打好大氣、水、土壤、固廢治理、農村環境整治5場標志性戰役。在2020年貴州縣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9.4%,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持續推進了烏江、清水江磷污染治理,推進草海、南明河、洋水河綜合整治,烏江干流水質總體提升至Ⅱ類。烏蒙山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4.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和綠色制造三年行動。2020年數字經濟增速超過15%,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完成循環經濟示范試點24個。推進新能源建設,2020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占比較2015年增長4.1個百分點。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5.
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因對此次督查的高度重視,截至2022年2月底,督察組交辦的2307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802家,立案處罰344家,罰款989.8萬元,立案偵查20件,拘留23人,約談161人,問責86人。
與此同時,督查指出,近年來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管取得了較大進展,
但與黨中央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相比仍有差距,一些流域、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
省內
一些地方和部門對貴州生態安全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定力不夠。如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違法建設、破壞生態問題時有發生,對流域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仁懷市執行相關產業發展區域布局規劃不嚴,限制發展區和規范發展區違法用地、未批先建等問題突出。金醬酒業公司2020年以來兩次因違法占用林地被查處,部分山體和林地被破壞。
一些地方生態環保責任沒有壓實壓緊。如銅仁市、松桃縣錳污染治理工作不扎實。巴湯灣錳渣集中處置庫項目工程尚未完工即投入試運行,導致發生嚴重滲濾液滲漏事故。松桃縣為建設九龍湖市政景觀工程,在未按要求搬遷小河錳渣庫情況下強行蓄水,滲濾液大量滲入湖體,相關部門反映該問題后,松桃縣不及時控制,反而拆除滲濾液收集設施以便景觀建設,進一步加劇了污染。
一些督察整改工作不到位。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中,至此還有三項未完成。眾投訴黔東南州劍河縣天地石業公司石材廠污染問題,督察發現企業未辦理相關手續即擅自恢復生產,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復綠效果不佳。安順市西秀區虹山湖溫泉酒店項目違規開發問題查處不實,上報稱項目手續齊全,但實際未取得采礦權,長期非法開采和盜用地熱資源。
盲目上馬“兩高”項目管控不力。六盤水市未按要求落實產能置換指標,違規為貴州盤江新光公司等5家企業辦理焦化項目備案手續,備案總產能達1080萬噸。宏盛煤焦化有限公司等企業上報數據不實,導致全市能耗統計數據嚴重失真。黔西南州義龍新區5個“兩高”項目未經節能審查擅自開工建設。
二是長江保護修復依然突出。
赤水河流經遵義市茅臺鎮的11條支流中,有4條水質為劣V類。赤水市丙安水庫工程違規在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內設置施工營地,采石場施工造成生態破壞,大量碎石、泥漿排入丙安河。
烏江流域“三磷”污染依然突出。全省現存磷石膏上億噸,貴州磷化集團2019年以來建設馬場坪、交椅山等工程利用項目又堆存磷石膏980余萬噸,風險隱患進一步加大。交椅山渣場2020年、2021年分別溢流含磷廢水302萬立方米、201萬立方米;馬場坪渣場雨季大量含磷廢水直排重安江。
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全省污水收集率不高,抽查64個縣(市、區)有23個存在污水直排溢流問題,其中安順市紫云縣污水收集率僅為3.2%。畢節市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大方縣城區生活污水產生量約2.8萬噸/天,實際處理能力僅1.4萬噸/天,大量生活污水違法排入溶洞;納雍縣大量生活污水長期直排旮旯河,在岸邊形成多條污水帶。
三是自然生態保護問題突出。
一些地方不合理開發資源擠占和破壞了自然環境。上立亭電站位于黔南州羅甸縣蒙江壩王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內,2008年停止建設,羅甸縣在未辦理相關手續情況下,于2018年6月擅自恢復電站建設。當有關部門明確指出項目違法侵占保護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后,羅甸縣不僅不糾正,反而強行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安順市黃果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違規審批地產問題突出,當地不但未按要求整改天然畫卷度假村等違法違規項目,反而又新改擴建菩提七重天等20余個項目,違法違規問題愈演愈烈。
全省在產砂石礦山中,有507家存在各類環境問題,其中未進行生態修復的163家。遵義市新蒲新區石龍采石場等只開采不治理,嚴重破壞山林植被。貴陽市修文縣黃鱔坡砂石礦已超兩年未開采,一直未開展生態修復。部分市州自然資源部門對綠色礦山建設指導不力、審核把關不嚴,存在名不符實情況。貴陽市修文縣14座綠色礦山中,有13座2018年以來因侵占林地等被處罰47次。
2021年貴州省農村水電應用監管服務平臺投入試運行,對1143座有生態流量泄放要求的小水電進行監管。在平臺隨機抽查50座顯示“正常”的水電站,28座存在生態流量低于核定值等問題。遵義市七里壩水庫將視頻監控設施設置在魚塘,無法正常監測下泄生態流量,下游天生橋水電站違規將生態流量截流發電。
四是一些重點領域存在較多環境問題。
安順市夏云工業園區違規引進外排廢水含氟化物的工業項目,園區污水處理廠不具備處理能力,有關部門長期不聞不問,污水處理廠成為稀釋排放工業廢水的通道。2019年以來涉及該園區環境污染投訴28件,地方均上報已辦結,但隨機抽查7家企業,發現4家通過雨水管網偷排廢水,其中鋁鎂鋁業公司將兩根廢水管直接連通雨水溝,長期偷排。當地也一直未按規劃要求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中心。
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問題多發。畢節市應于2018年年底建成投運的七星關區、金沙縣等4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均未按期建成,大方、黔西、金沙、威寧和赫章等5個縣(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嚴重超負荷運行,填埋區均接近滿庫容。
針對以上問題,
督查要求,貴州省要堅決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到位
,夯實生態強省建設基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之戰,全力守好西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一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與資源優化配置,嚴重“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二要提升赤水河流域治理的系統性、科學性;三是嚴格落實“三磷”污染防治和“以渣定產”政策,合理推動小水電清理整治;四要加強對自然保護地管理和生態修復,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針對整改工作失職失責問題,要責令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切實厘清責任,做到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最后,
督查強調,貴州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按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個工作日內報送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