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記者走訪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上下環顧,是鱗次櫛比的廠房、平整寬敞的道路、高效運轉的流水線、大型環保設施……目光所及,皆透露著現代化氣息。下午16時左右,只見園區內的鑫煌石材公司65噸、總價值12萬余元的石材裝運、清點完畢,接著,一輛大貨車從園區大門魚貫而出 ,奔向全國各地,呈現著園區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據了解,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位永定洪山區,是永定工業再造與石材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撐。園區總投資為27.5億元,分為三期建設,目前一起項目已基本完工,入駐石材企業21家,實現投產運營的有18家,其中有規上企業6家。待入駐企業全面達產后將實現產值15億元。
而時間回到2016年初,記者當時在洪山采訪時,永定紅石材產業卻是另一番場景:小作坊遍地開花;私挖亂采屢禁不止;青山掛白,粉塵飛揚,生態問題極為突出……
至此,永定紅產業發展形勢嚴峻,亟待突破。于是在2016年底,產業轉型之路正式開啟,全鎮石材開采及加工企業全部關停整頓,一場由亂到治、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的華麗蝶變就此拉開了序幕。
到了2017年1月,永定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了整改工作組,根據“統一規劃、統一開采、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發展模式,啟動了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以保護為先的原則,規劃建設了石材加工和貿易、污水處理等區域,
立足從石材生產加工的源頭上控制和治理污染排放物,全力構建園區生態與生產加工的良性循環系統。
如今,在永定正磊石業公司,產業園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林鋒告訴記者,像這樣的沉淀池,園區每家企業都有,可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和循環利用。順著他所指的方向,只見廢水排出后,經過六級沉淀再回收,用于車間生產,如此循環反復。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洪山境內的尚徑溪達到了二類水標準,“牛奶溪”、青山掛白現象早已成為過去式。
記者走進園區石粉石渣深加工利用中心,里面是機器轟鳴,生產熱火朝天,在這里石粉石渣經過破碎、球磨等程序后,都變成灰白色粉末。張林鋒顯得有點興奮地向記者介紹,別小看這些粉末,這可是生產陶瓷的原料。這座讓張林鋒非常看重的石粉石渣深加工利用中心,在2020年11月正式投產,
真正實現了廢物利用,變廢為寶,構建起了石材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生態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提升。
一提起產業園,永晟石材公司負責人陳曉鐘贊不絕口:
現在是生態好了,產能上去了,石材產品質量也大大提高了。據他介紹,在2016年底,他父親的石材加工企業被關停整頓, 經重組后,在2019年4月成為園區一批入駐企業,在去年企業實現年產值近5000萬。
洪山鎮紀委書記華燕龍表示,當年關停整頓之時,石材行業市場行情很好,很多石材企業無法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此感慨萬千,正得益于當年鐵腕轉型升級,如今才迎來永定石材產業華麗轉身,攜手邁上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