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山東在全省范圍展開“四位一體”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已整治隱患8689項
山東在全省范圍展開“四位一體”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已整治隱患8689項
礦山安全是礦業工作重中之重,為了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自去年至今,山東在非煤礦山領域全力展開安全生產、作風建設、懲治腐敗、掃黑除惡四位一體的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山東已對全省180家地下礦山、148座尾礦庫、261家露天礦山開展的全覆蓋檢查發現并整治隱患8689項,責令停產整頓26家,暫扣許可證31家;對全省45個地下礦山建設項目開展的全覆蓋檢查發現并整改問題隱患360項。
立足于防范重大風險,山東以單班入井超過30人、井深超過
800米非煤地下礦山和尾礦庫頭頂庫作為重點,專門聘請各方技術力量進行安全技術會診。據統計,各級應急部門累計向重點監管的408家非煤礦山企業派駐骨干人員和專家1578人,督促企業完善了企業規章制度2528項,整改問題隱患13663項,推動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基于非煤礦山企業日常管理和部門監管的需要,
山東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省市縣和企業四級“全域覆蓋、功能齊全、平戰結合、安全可靠、深度應用”的非煤礦山風險監測預警綜合管理系統,并將全省203家非煤礦山納入該系統,實現了對非煤礦山風險早發現、早處理和動態可視化智能監管。與此同時,開發建設深井開采地壓在線監測系統,已有18家深井礦山實現了全天24小時檢測預警,對有效分析地壓活動規律,超前預警地壓災害并做好應急舉措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在山東煙臺,著力
以關閉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推動石材等礦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能整合轉移。全市從原來的126座金礦壓減至63座,壓減率達30%,實現礦山數量的從多變少,但生產規模由小變大,礦山整體開發布局上是由散變整,為全省推進礦山產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了實例借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