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石材為支柱產業的四川雅安滎經縣,在綠色發展浪潮下,緊跟大勢,全力推動傳統石材向綠色建材轉型發展。據悉,9月9日,雅安市綠色建材產品推介會在滎經縣成功舉辦,滎經縣委書記李蓉地發出“邀請函”,誠摯邀請大家前來滎經投資興業、合作發展、康養度假。
推進會上,李蓉表示,雅安明確支持滎經建設成渝地區綠色新型建材產業基地,滎經也將綠色建材產業作為縣域主導產業傾力培育,逐步建設產業集群,目前已經構建了“骨料-建筑構件-裝配式建筑-先進性材料”完整產業鏈,今年起啟動實施裝配式建筑、精品石材兩個百億產業培育計劃。
“石材王國”的興與衰
作為曾經的石材王國,雅安滎經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11中,其中涉及玄武巖儲量3.8億噸、石灰石4億噸、花崗石10億方、花崗石尾礦5億方。滎經石材產業則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當地老百姓見證了石材產業近30年的興盛與衰落。
據當地村民表示,以前山里到處是挖礦的,那時候滎經人很富裕,好多都是萬元戶。但當時都是以粗放式開采、生產板材(墻地磚)等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盡管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嚴重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雅安建寅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建寅回憶說,以前石材企業開采方式較為粗狂,開山炸石,最后只選用最優質的原料,致使80%的資源都變成了廢棄的荒料,無序開采也使礦區地表及水土遭受重創。
伴隨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及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建設,滎經大部分礦山已經停止開采,縣域經濟也呈現斷崖式下降,曾經依靠礦山發家致富的“萬元戶”變成了“貧困戶”,一時間,當地企業及村民找到不到生存與發展的出路。
從“傳統石材”到“綠色建材”
為打破僵局,滎經對全縣資源作了全面梳理分析后認為,有采礦權的企業和以前的尾礦,仍然可以發展。縱觀當下滎經縣,礦產資源豐富和電價低洼都是產業發展的極大優勢,為此,滎經決定開辟發展新思路,發展以新型建材為主導的工業產業。
為推動從“傳統石材”到“綠色建材” 的轉型,滎經縣大力推進隊全縣現有77家小型石材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小石材企業搬遷入園,實現“騰籠換鳥”,集中力量打造滎經石材品牌,壯大發展。同時,將原有的石材荒料通過技術創新,豐富石材資源綜合利用方式,實現變廢為寶,進一步促進縣域產業經濟的轉型、創新及跨越式發展,創造新輝煌。
截止到目前,經過3年時間,滎經已基本建成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川西新型建材產業園區,入駐企業54家,含規上企業23家,產值突破20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5%,實現了綠色建材產業從無到有的突破。
其中,四川開全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代表性企業,據該公司銷售部工作人員孫家杰介紹,公司結合當地豐富的花崗石尾礦、固廢,以及勞動力資源、電力資源等優勢資源,積極引進了德國高精生產設備,主要研發制造透水磚等混凝土制品,如此不僅讓當地的尾礦、固廢變廢為寶,而且生產出來的透水磚等新型產品,更是當地石材產業轉型向新型建材綠色、循環、低碳化的有力體現。
“破石”而出的兩大百億產業
另外,在雅安市綠色建材產品推介會上,滎經縣新型建材龍頭企業——四川省天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預制疊合板、預制疊合梁、預制清水看臺板、預制陽臺、樓梯等多種新型裝配式建筑構件,將滎經現存不少的花崗石尾礦有力吸收,作為生產預制構件的重要原料。
據了解,滎經現有在建裝配式建筑項目3個,設計產能達48萬立方米/年;按裝配式混凝土PC構件3000元/立方米銷售價格測算,設計產值最大可達14.4億元/年。
當下,聚焦“建設成渝地區綠色新型建材產業基地”,滎經啟動實施裝配式建筑、精品石材兩個百億產業培育計劃,基本形成以四川滎經經濟開發區為主,裝配式建筑和玄武巖纖維產業園、微晶新材料產業園、花灘石材產業園為輔的新型建材“一區三園”總體格局,全力打造以新型建材為主導產業的現代工業百億產業。
如今,滎經已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力爭到2022年,全縣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能力達50萬立方米/年,工程項目建筑預制裝配率總體達到30%以上,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到2025年全縣裝配式建筑產值達25億元以
上,精品石材產業產值達20億元以上;2035年,裝配式建筑、精品石材兩個產業產值均突破100億元。滎經
石材產業綠色、精品化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