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8月2日,記者來到東都鎮平陵村的特色產業種植基地——蓖麻種植基地進行參觀,放眼望去是整片翠綠,蓖麻旺盛的生長著,一如當地村民內心的希望藍圖,越來越真實……
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平陵村當地一村民告訴記者,如今政策很好,農村也發展起來了,蓖麻種植產業增加了民眾的收入,生活水平得以提升,這幾年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給農村帶來的變化。
據了解,平陵村土地總面積4168.80畝,因地處平埠山南麓的嶺上而得名。這里地處偏僻,地形以丘陵為主,多年粗礦開采使水土流失成為該村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特殊的地貌制約著平嶺村的發展。而在近年來,當地積極響應國家綠發展的號召,結合自身優勢直流水土流失問題,展開廢棄礦山整改,因地制宜,發展蓖麻產業種植,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振興鄉村之路。
平陵村黨支部書記曹守元表示,村里蓖麻種植基地,曾經是廢棄礦山,因過度開采礦石造成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礦山生態環境與村容村貌。后來經過對廢棄礦山的一番整改與利用,轉而結合土質條件進行蓖麻種植,不僅有效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而且還可助力民眾致富,一舉多得。
蓖麻種植基地負責人朱漢富介紹,蓖麻的用途十分廣泛,根莖葉可以作為藥材,蓖麻油經過提煉可以作為香料,蓖麻葉可以用于飼養蓖麻蠶等,于是就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鏈。平嶺村現有72畝蓖麻種植試點基地,每畝地流轉800元,村民們可以拿流轉土地的錢和工資,這一產業的建設,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還吸引了許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村種植,村名們攜手致富發展。
村民張瑞宏喜滋滋地告訴記者,村里的環境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農民收入之后幾百元,現在
種植蓖麻每畝地的純收入達到3000-4000元左右。
曹守元表示,當地蓖麻種植產業增加了村民收入,有效減少了農村失業問題,在未來,還將因地制宜發展
多種特色展業,切實推動平嶺村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縱觀曾經廢棄的礦山,歷經整改后如今變身為新型種植基地,不僅有效治理了平嶺村水土流失,也通過多
產業化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致富機會,助力了鄉村振興發展,促進村民們在幸福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
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