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岑溪在大力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積極展開綠色礦山與礦山治理,擔起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近日,廣西岑溪市扎實推進花崗巖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工作,截止到5月7日,全市31座礦山累計種植樹苗和花卉394367株,復綠面積達2000多畝。
針對5月6日,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開通報指出的岑溪礦山問題——花崗巖礦山粗放式開采,生態破壞嚴重,就在當天,岑溪市黨政主要負責人深入現場檢查,當晚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整改工作,決定采取“八項措施”,推進花崗巖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
一是迅速全面推進石材礦區生態修復。全面落實礦山企業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并積極探索市場化方式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根據“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園則園、宜水則水”的原則展開環境綜合整治。
二是立即啟動綠色礦山“回頭看”。鑒于目前反饋的現象,對全市16個綠色礦山進行全面體檢,完善已建綠色礦山的動態監管機制。
三是全面開展礦山“大體檢”。全面肅清礦山問題,對岑溪市礦山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礦業權數量、分布和勘查開發利用情況。
四是全力推進對尾礦廢料的處理。督促礦山企業加大采礦廢石廢渣等固體廢棄物的治理工作,采取有效舉措再次產生環境污染及造成土地損毀、安全隱患。
五是健全礦山開采使用林地、采伐林木管理制度。實行誰審批、誰監督的制度,對履職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監管人員,堅決依法依規問責,并加強臨時使用林地期滿后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和森林植被工作。
六是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強化監督管理,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確保截排水系統暢通。
七是扎實做好“一面墻”礦山整改工作。制定“一面墻”露天礦山整改聯席會議制度,共同督促露天礦山做到規范整改。
八是督促礦山企業制定“一礦一策”整改方案。對查出的問題嚴重的礦山一律嚴格落實停產整頓,各礦山根據“一礦一策”的要求制定具體的整改方案,通過驗收達標后方可恢復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