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為有效規范露天礦山開采秩序和修復改善礦區生態環境 ,煙臺市扎實推進露天礦
山綜合整治,嚴打礦產資源非法違法開采行為,加快礦山修復治理進程,使礦區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據
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投入資金1.7億,列入《山東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治理項目共
105處均全面完成治理任務。
根據《煙臺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露天礦山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煙臺市對露天礦
山主要采取整改和關閉為主的方式,對于礦山整改達到既定要求的,則予以延續,并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開展建設工作;對于達不到要求的,則由當地政府與已關閉。全市開展露天礦山綜合整治行動以來,針對礦
山存在的問題,均按照“一礦一策”進行制定整改方案。對達不到省市規定儲量、生產規模的露天開采礦山
限期予以關閉。
同時加強源頭管理,落實共同監管責任。嚴格露天礦山采礦權審批程序,建立會審、聯審制度。并結合礦業
權實地核查、礦產督察員督察和綠色礦山建設等工作,實施礦山企業誠信制度。將存在嚴重違法行為且不整
改的礦山企業,列入礦業權公示公開信息系統,及時向社會公告和通報相關部門,在采礦權審批、備案、年
檢等方面嚴格限制,建立失信礦山企業檔案。
截至目前,全市持證露天生產礦山已全部按照要求編制了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并開展了建設工作,目前已完
成綠色礦山建設3處。基建與整改的礦山都編制了對應方案,實行邊基建整改邊建設,待正式投產后綠色礦
山也基本建設完成。為了保障露天礦山工作的扎實推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關于
開展煙臺市露天礦山綜合整治行動驗收工作的通知》,對驗收工作的時間、驗收方式和驗收分組等分別作了
明確,由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管領導帶隊,生態環境部門參加的聯合驗收組,采取聽取匯報、查閱檔案資料
和現場檢查方式展開驗收。
在礦山揚塵污染防治方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環保局聯合行動、主動出擊,實施“五看”確保整治到
位:一是看開采施工環節是否采取濕法作業;二看粉碎加工環節是否封閉到位;三看運輸裝卸環節及道路、
廠區是否做到路車兩凈;四看堆場環節是否苫蓋到位;五看礦區是否強化礦區環境清掃、積塵是否及時清理
到位。自去年11月,煙臺市多部們就展開暗查暗訪,對前期排查發現問題需要整改的露天礦山和環境治理進
度緩慢的項目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企業進行整改。針對到期關閉的礦山,相關部門應督
促礦山企業按照關閉礦山要求,按時有序撤離生產機械設備,清理場地、恢復礦區生態環境。
在礦山修復治理投入方面,煙臺市充分利用財政資金優勢,結合礦山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煙臺礦山治理
新機制、新模式,建立以“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的長效治理機制,構建省市級獎補資金為引導
、縣級投入為主體、社會資金參與為補充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大力推動全市礦山治理模式的創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