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綠色礦山建設及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多方面任務,根據相關標準,礦山整治
行動在各地開展如火如荼,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據悉,近日湖北省國土廳對《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服務打好污
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細化方案》全文進行了公告,對礦山整治、長江流域沿線礦山整改、恢復治理做出了相關
規定。
該方案事關石材等礦山整治要點,作為礦業人士有必要多多了解政策,洞悉礦業形勢的變動。大致內容如下
:
加強對長江流域沿線自然保護區、景觀區、群眾集中生活區周邊礦山環境問題清理、整治,落實對礦山的注
銷、關停、關閉、停產等相關措施;
逐步完善湖北全省礦產資源正、負面清單,依法加強礦山新設和延續審批,強化礦權準入、退出管理;
深入推進黃石、十堰、宜昌和麻城等地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的建設工作,及時總結推廣相關經驗成果;
加大礦山修復治理力度。到2020年,完成“三區兩線”范圍(重要的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
;重點交通干線,河流湖泊的直觀可視范圍線)內610個、10.1萬畝礦山恢復治理;
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健全標準、制度體系,使所有新建礦山達到相應綠色礦山標準,到2020年80%大中
型礦山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全面推進礦業權出讓制度改改,評估省級改革試點方案實施情況,及時完善相關制度。強化礦山生產機械污
染防治,配合做好礦山探、采高排放的機械監管。
該方案明確要求,要切實保障“三條線”:資源消耗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持續推進國土空間
布局的優化,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能力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