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礦業現狀,結合科技創新,與時俱進方有廣闊前景, 因此智慧礦山建設可謂是未來礦山發展的必然
趨勢。而這個智慧礦山的建設則離不開掌握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新基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型“數字人
才”,如此才可有效提高礦山生產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正是來自礦業高校的全國人大
代表、河南理工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李東艷在調研中的感悟。
所謂“數字人才” 是指具備ICT(信息通信技術)專業技能和補充技能的人才,他們是未來大數據“互聯網+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發展的主力軍。伴隨我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更多
傳統產業的融合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力量,而數字人才也成為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進程的重
要影響因素,不可或缺。
在十四五期間,石材礦山等企業將會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采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先進
技術,深入滲透到生產、加工、儲運、消費和礦區生態環境治理等各個環節,逐步構建現代化礦業經濟體系
。而這些都需要“數字人才”,才能滿足智慧礦山的系統架構、基礎網絡、云數據中心、集成的基礎類系統
、掌中礦山平臺和‘一礦一圖’智慧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信息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李東艷強調,礦業發展向智能化、專業化、綠色礦山建設邁進是必由之路,而這些都亟待培養大量的“數字
人才”。
首先,礦山企業智能化發展亟須培養新型“數字人才”。智能化是石材等礦山企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化
生產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要實現智能化技術與礦山企業融合發展,著力提升礦山智能化水平,這就要求礦
工不僅要熟悉開采、機電,還要懂電腦程序及設備安裝、運行和維護,發揮礦山智能化的核心作用。
其次,礦山企業專業化發展需要新型“數字人才”。伴隨大數據分析、工業物聯網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礦
業價值體系重塑、創新發展帶來了戰略性機遇;隨著礦業新格局的構建,礦山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化解過
剩產能、控制生產成本、實現高效發展,唯有培養“數字化、專業化、知識化”的新型“數字人才”,才可
實現縮減成本、提質提效、安全生產的目標,智慧礦山則是將企業從生產、運輸、安全管控、調度供應等環
節整合為一體,最終實現在安全的基礎上,效益最大化。
最后,礦山企業綠色化發展也亟待培養新型“數字人才”。國家還將持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綠色低
碳循環發展,全力提升礦山企業的競爭力,要引進國內外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升工作效率,做到“機械
化換人”和“自動化減人”,去產能、穩增長、綠色長足發展,都需要運用大批新型“數字人才”。
李東艷還表示,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行業高標更應立足自身特色,搶抓重大機遇,進行課程調整,開
放實驗教學,注重強化前沿科技的學習,改善人才成長生態,培養大批數字型人才,為礦業轉型發展等多方
面提供強大的人才儲備,為實現礦業智能化、專業化、綠色化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