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1年所剩無幾,細細回首,今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雙碳”、限電限產不期而遇,石材行業亦是經歷了關停凜冬、轉型升級的陣痛。與此同時,順應時代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石材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目標。從政府發布的多項政策中我們獲悉諸多:伴隨“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發布,礦石產業在國家戰略中拔到新的高度;在全球合作減少碳排放的背景下,礦石行業也走上了綠色發展及技術創新的道路;這一年,石材礦山安全及規范標準依然是行業發展重要的主題。
這里給大家簡單回顧下,即將過去的2021年都有哪些政策影響石材礦山行業吧: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該綱要明確:實施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規劃管控,提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優化和結構調整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的產業布局,往智能化和綠色化高端化的方向走;加強黃河、長江等流域的礦山修復和尾礦處理等。
影響:它闡明了國家戰略意圖,明確了政府工作重點,引導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是全國人民的行動綱領。
對石材行業而言,也是未來發展的大綱,為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指明了方向。
2、《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
該指導意見對大宗固廢資源化利用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指出,到2025年,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新增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 60%,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基本形成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影響: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其中這大宗固體廢棄物量大面廣、對環境影響突出,但利用前景廣闊,是資源綜合利用的核心領域,值得探究實施。
推進對大宗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意義重大,
對礦山的綠色轉型、生態修復工作也具有指導性作用。
3、《智能礦山建設規范》和《石材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 兩項行業標準報批稿公示
《智能礦山建設規范》 確立了智能礦山建設的一般原則,規定在地質與測量、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開發、選礦、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管控方面實現智能化的基本要求。
影響:
《智能礦山建設規范》為礦山智能化方面的各類分項標準提供基礎性支持。而當下綠色礦山建設是礦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為了加快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步伐,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和地方均對綠色礦山建設提出了要求。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
該意見表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活動,對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進行全生命周期運營管護。重點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以政府支出責任為主的生態保護修復。對有明確責任人的生態保護修復,由其依法履行義務,承擔修復或賠償責任。
影響:因很長時間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問題突出、歷史欠賬較多,生態保護修復任務量大面廣,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該意見有利于從總體要求、參與機制、重點領域、支持政策、保障機制五個方面,
進一步推進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建設共工作,可加快對山水林田湖草沙礦山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進程。
5、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2021—2025年)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
該通知指出,各地要將規劃數據庫建設作為本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步完成省級規劃數據庫建設并提交審查。
影響:有效落實了自然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總體部署,
加快推進和進一步規范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的更新建設,制定了礦產資源數據的有關標準規范和要求,極大推動規劃數據建庫、檢查和匯交工作的開展。
6、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 《地質勘查活動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該通知明確,自然資源部負責組織開展全國地質勘查活動的監管,統一建設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這是地質勘查活動監督從地質勘查資質審批轉向地勘活動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舉措。同時明確,地質勘查單位在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主動填報公示信息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從業范圍等基本信息,地質勘查從業人數、地質勘查設備、承擔的地質勘查項目情況等相關信息。
影響:該通知的印發有利于強化地質勘查活動監督管理,
保障地質勘查行業秩序穩定,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的健康發展。
7、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啟用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的通知
該通知要求,各地質勘查單位要在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上及時填報公示本單位信息,做好信息維護并及時更新公示信息。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更新政府監管信息,加快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措施,建立監督檢查對象名錄庫和監督檢查人員名錄庫。自2022年起,每年按要求開展地質勘查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公開和上報檢查情況。
影響:貫徹落實了《地質勘查活動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對地質勘查活動的監督管理,
實現了地質勘查活動的有法可依、有數據可溯源、有平臺可統計。
8、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統一礦業權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名稱有關要求的通知
該通知繼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要求,對于但存在事項名稱不統一的問題,要求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按此要求統一本地區礦業權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名稱,同步調整實施清單、服務指南。此外,根據實際情況,細化礦業權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的具體情形。
影響:對統一礦業權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名稱有關要求加以明確,
加快推進了礦業權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
9、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該通知指出,對“勘查礦產資源審批”、“開采礦產資源審批”等2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精簡審批材料,積極探索采取委托等方式、按照有關授權分別將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的部分探礦權、采礦權審批權限下放至設區的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影響:通過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對石材礦業主辦證拿證提供了極大便利!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