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南安石井鎮以銹石為特色,聞名遐邇,石井“靠石發家、以石生財”,石材產業是當地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石井鎮自古以來就是商貿重鎮,產業基礎極為雄厚,民營經濟發展活躍。
近年來,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石井用心做好“加減法”,著力推進結構調優和產業質變,促進產業轉轉型升級。“加”碼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芯片半導體、現代服務業、文化旅游等新經濟增長極,推動新舊動能的轉換。施“減”方面,整合資源,積極對接再生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際石材智慧產業園區,發揮石博會、泛家居等平臺作用,著力提升石材產業核心競爭力。
回看石井鎮石材產業,曾幾何時,石井鎮院前、下房、蘇內、菊江等多地都有銹石礦山,其中院前銹石的成色尤為引人注目,而下房、蘇內則以儲量豐富著稱,并發展成為“霞紅”礦山,霞紅石材曾一度作為優質石材暢銷全國,盛名在外。
發展至今,基于生態與環保和資源的保護利用等方面考慮,石井銹石等一些列石材礦山已被關閉多年,但關于石井礦山修復與開發的項目調研卻從未停止。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楊子山大地藝術修復項目,我們一起詳細了解。
作為石井鎮曾經主要的礦山采石區域,據了解,楊子山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72萬畝,包含水域面積1135畝,預計總投資100多億。將環境生態修復與各種新興產業相結合,整合開發,變廢為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片區。
該項目擬借鑒上海深坑酒店等開發模式,以“一心、一園、一鎮、兩區”進行生態修復和開發建設。“一心”極為特色酒店群,利用礦坑崖壁天然的地形地貌打造一系列不同主題特色的礦坑精品酒店,呈現都市人尋求心靈歸宿的體驗需求;“一園”即通過整治,修建“閩南文化園”;“一鎮”為科創產業小鎮;“兩區”則指的是打造礦山公園生態修復區與環湖生態景觀提升區。
此外,在10月27日的南安市文旅項目簽約儀式上,南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陳倩代表南安市人民政府與江蘇金太陽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煌購簽訂南安市揚子酒店項目等投資意向協議。
南安市揚子酒店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選址于石井鎮“銹石之鄉”——院前村,將根據國家五星級酒店建設規模及標準設計建造蘊含石井成功文化底蘊的主題特色酒店,打造集歷史與現代時尚交融的消費目的地、城市新地標。
伴隨時代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石井鎮石材行業也將順勢而為,在轉型發展的同時,或將更多尋求與文旅藝術相結合,實現更大的發展突破,開創石井“新石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