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要統籌兼顧,而且當以生態當先,近幾年來的生態環保督察結果表明,將生態環保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生態環保督察不僅是對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也是一次醫治生態“痼疾”的重要契機。據了解,自生態環保督察開展以來,陜西省多地將督察整改作為解決生態環境“老大難”問題的重要突破點,有效破解了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瓶頸,使得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以終結。通過督察行動,驗視了成果的同時,發現了問題,為陜西“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開好局做好了鋪墊。
找準契機,加速推動“旱腰帶”變綠
據了解,在陜西關中平原和陜北丘陵地區間,有一條凸起是狹長地帶,因從衛星遙感影像圖上看去,像是一條淺黃色的帶子,因此得名渭北“旱腰帶”,這里由于長期無處開山采石,加上原本生態環境脆弱,致使山體大面積裸露,滿目瘡痍。
對此,生態環保督察曾特別關注,在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與2017年的陜西省環保督察均對其點名,督促反饋明確指出,渭北“旱腰帶”生態破壞嚴重,企業違法無序采石問題突出。收到意見后,咸陽市涇陽縣以督察為契機,迅速展開餓了行動,就此拉開了這條“旱腰帶”的生態修復工作序幕。
其中,北仲山是渭北“旱腰帶”上的一座重要山脈,涇陽縣對此礦山修復工作進行大膽探索,嘗試將建筑垃圾用于礦山治理。涇陽縣北仲山生態修復項目的工程經理屈喜紅,在治理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到:“這是在西安、咸陽周邊收納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到場以后,我們先是按30公分一層一層碾壓,最終形成5米一個臺階,之后在臺階上覆土,再綠化。眼前階梯狀的山體就是成果。”
在堆填建筑垃圾時,為了有效增加堆體的穩定性,他們會在底層選擇尺寸較大的磚塊、水泥塊,中間以以上區域則是小尺寸的建筑垃圾骨料。目前,該項目已充分利用了建筑垃圾12萬立方米,預計這塊修復工程完工后,將回用建筑垃圾大約40萬立方米,不失為一種降低礦山修復成本的有效途徑。
屈喜紅補充表示,如果使用噴播技術,現在每平方米修復成本在150元到280元之間。采用建筑垃圾來做的話,可以節約40%-60%的成本。曾經礦山修復成本高、恢復慢,如今這種模式,有效緩解了礦山修復帶給地方政府的經濟壓力,同時還解決了當地因舊城改造衍生的建筑垃圾消納難題,避免了修復過程對山體造成二次破壞。
記者表示疑惑:“建筑垃圾屬于一般固體廢物,這樣回用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嗎?”
對此,屈喜紅解答道,“收運時我們只收磚塊、混凝土塊、樓板之類,不會收集生活垃圾。同時,在建筑垃圾填埋前,我們會做建筑垃圾浸泡實驗,通過數值分析會不會在多少年以后對周圍的水源、土壤產生危害,完全可以放心。”
自2016年來,涇陽縣綜合采用掛網噴播、植物飄窗、飛播等多種方式結合展開廢棄礦山系統修復,將產業導入作為加快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的重要出路。咸陽市在整個“旱腰帶”已累計投入3.99億元,治理恢復面積達14.26平方公里,涇陽縣口鎮吊莊治理區還獲得“省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區”榮譽。
涇陽縣副縣長尚科表示,通過“鐵腕”關閉,將大面積的采石破壞變成了有序的治理和有序的開采。持續堅持高位推進,堅持規劃引領,堅持布綠,必當取得可喜效果。
如今,涇陽縣“旱腰帶”生態得以改善提升,這片區域的農業、旅游業都蓬勃發展,葡萄、花椒、元寶楓等種植業已初具規模,沿“旱腰帶”一帶東有龍泉公社、中有安吳青訓班、西有鄭國渠風景區,沿途賞花、水果采摘的旅游模式已初步形成。曾經的“旱腰帶”正在悄然變成“綠腰帶”,青山儼然化為涇陽縣的“金山”。
自我施壓升級,獲評陜西首家大氣績效分級A級企業
涇陽縣渭北“旱腰帶”的生態修復成果只是陜西通過生態環保督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位于咸陽市禮泉縣的咸陽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是陜西首家拿到大氣污染績效分級A級的企業,它的快速發展,正是陜西通過生態環保督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典型。
據了解,在開展生態環保督察之前,這家企業對對生產過程中大氣污染物的收集并不徹底,外溢的廢氣瀝青氣味兒,引來周邊居民投訴不斷。生態督察行動開啟后,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在2019年,咸陽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自我施壓,對生產環節產生的煙氣處理方式進行改造,將之前的噴淋吸收系統升級為新型廢氣焚燒系統RTO。
企業廠辦總經理冬立俊直言,經改造后,環保設備的建設以及運行成本比之前高出許多,僅RTO的投資大概就是原來處理系統的三倍以上,這還不算RTO每天兩三千元錢的天然氣消耗費。但改造后的成效也是極為顯著:重要大氣污染物非甲烷總烴的排放值大幅度下降,從之前的30毫克/立方米降到了3毫克/立方米,比大氣污染績效分級A級企業的標準足足減少了大約2/3。雖然改造增加了公司成本,但未達到A級標準之前,每年冬季我們大概70%的時間在停產。達到A級企業后,重污染天氣我們是自主排放、自主生產的。綜合來講,升級改造的投資也是較為劃算的。
作為陜西僅有的三家獲得大氣污染防治績效評定的A級企業,這個優勢如今讓冬立俊倍感自豪。他還表示,如今跟客戶極少,說公司是A級企業,對帶動我們品牌效應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在2021年5月,自第二輪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開展以來,陜西各地以督察為契機,及時解決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督察辦主任龔國明表示 ,整個督察過程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強化督察的反向倒逼作用,旨在通過督察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牢牢扛起生態環保責任,共同助力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