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石材產業集群示范城市,麻城石材紅遍國內,中部麻城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不僅是石材行業中國土部推薦的石材“麻城樣本” ,也是湖北省小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還是省國土廳規范石材開發利用示范基地,這一系列的榮譽和成績都離不開麻城高質量的發展舉措。
◆以“第一支柱”為發展目標
早在2013年,麻城市委、市政府從“四大家”中抽調9名領導,成立中部石材產業園建設指揮部,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全面系統地研究石材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推進園區工作開展。
2017年,研究園區管理體制,并于同年10月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麻城石材循環經濟管理處,也就是現在的麻城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執行指揮部的各項安排,協調各部門共同服務于石材產業,旨在將石材打造為麻城的第一經濟支柱。
◆以“一山一園”為總體布局
為了做大做強麻城石材產業,市委、市政府多次聘請專業機構對麻城石材產業進行考察研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在2008年6月編制了第一步產業規劃方案:《麻城市石材產業發展規劃》;2014年再次聘請中國建材工業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麻城石材產業發展規劃》《中部(麻城)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方案》,通過科學的發展思路,明確石材礦山綠色發展方向。超前布局,真正做到發展有方向、項目有規劃、產業有服務,向“大集群、全鏈條、綠色化、可持續、過千億”的總目標步步邁進。
◆以“強鏈補鏈”為招商方向
麻城石材產業,立足豐富的石材資源,但礦山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將資源用好、用到極致是石材產業發展的明智之舉,為此,市委、市政府及建設指揮部,科學分析產業形勢,研究石材發展短板,最終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指導思想,提高企業入園門檻,在2019年7月的產業專題調研會上提出轉變思路,將“放進籃子都是菜
”的招商理念轉變為“強鏈補鏈,精益求精”的思想。
為強鏈補鏈為招商宗旨,迄今為止,石材園區重點引進3家大型的尾礦處理企業和8家技術先進的尾粉再利用企業,通過對尾礦、尾粉的綜合利用處理,大大提升了對資源的利用,有效彌補了產業短板。此外,為了實現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市委、市政府還規劃建設高端石材園區和石材交易大市場,預計年底將有15家高端石材企業建成投產,逐步實現買全球 以“綠水青山”為基本準則、賣全球”的宏偉目標。
◆ 以“綠水青山”為基本準則 踐行綠色發展思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已是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綠色生態礦業也是石材業的方向。為此,麻城石材在生態環保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
首先對礦山進行整合,對全市礦山12本采礦證,64個礦口進行綜合評估,關閉采富棄貧、安全隱患較大的半山腰22個采坑,同時堅持自上而下、分層無縫開采的方式,從源頭上杜絕造成的礦產資源的浪費及殘留礦體對生態、環境、景觀的破壞。
其次,做好園區清潔。將園區內企業按照“五個一律、十條要求”的標準進行建設和完善,統一安裝開啟噴淋噴霧系統,企業加工過程必須帶水作業。據悉,自2013年來推動環保安全提檔升級,已投入資金超10億元,用于污水、粉塵、噪音的治理,實現了粉塵噪音的達標排放和生產廢水的100%循環利用。
◆以“專班專辦”為宗旨 強化服務
對于石材產業的發展,市委、市政府深入思考,考慮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的關鍵點,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為打造安商、富商、親商的營商氛圍,重要領導親自指導,石材指揮部現場辦公,聯合各部門做到“專班專辦”、“一事一議”,以實際經驗對抗發展難題,全方位為石材產業服務,實現辦事零距離、執法零糾紛、發展零干擾、環境零障礙、管理零缺陷。
另外,對于產業項目的辦理手續,專門開通了一條石材產業“綠色通道”,實現“最多跑一次,一次全搞定”,為產業發展帶來良好保障,業形成政企合作共贏的發展態勢。
相信在借助政策優勢和市委、制政府的英明領導,麻城石材產業必將逐步壯大,實現發展新高度,打造石材產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