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開石材產業調查,就在8月13日,南安石材再次登上了央視財經頻道,跟隨記者的報道我們近距離了解南安石材產業的現狀。
受今年疫情影響,不少建筑裝修工程都按下了暫停鍵,石材作為裝飾材料,也深受影響,但伴隨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整個石材行業開始步入回暖狀態。
裝修業復蘇,石材銷售回暖
在水頭鎮一家賣場里,記者發現選購石材的客戶不多,空曠的賣場顯得有些冷清,石材商戶回應表示,今年生意不好做,在疫情最為嚴重的兩個月,國內建筑裝修工程都停掉了,對他們影響極大。當地石材批發商表示,二月份未復工,到三月份跟相比去年同期,只有三分之一的銷量。
不僅是生產和批發商,石材下游是運輸行業也因石材生意下滑而大受影響。在水頭一家石材工廠的倉庫里,記者看到正在忙著裝貨的一位卡車司機,他表示已經從事石材運輸將近四年,以前一個月能跑七八趟,但今年以來,石材運輸生意比以往都少了很多,現在一個月最多四五趟。
據中國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29.7%,利潤總額下降33.06%。而伴隨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企業復復產步伐逐漸加快,裝修工程開始復蘇,眼下石材行業已經度過最艱難的時期。
萬福機械董事長李群生表示,年初基本是零訂單,目前訂單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比的65%;石材協會會長王清安表示,疫情期間,有銀行資金支持和政府政策的幫扶,企業得以喘息,到下半年整個石材業務的趨勢將會更高。
海外疫情不穩,石企大力開發國內市場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南安石材貿易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占比五六成,但當地并不出產石材原料,很多原料來源于國外進口,但由于國外疫情仍然較為嚴峻,勢態不明,石材進出口受影響,不少企業因此轉戰主攻國內市場。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不少石材原材料都是從海外進口,疫情關系,國際物流受影響,國內從國外進口荒料成本每噸就上漲了近20%。而且,有些國還是不能去,采取線上采購對接的方式,目前占70%。
還有企業負責人表示,他所在企業是以天然石材為原材料,但石材加工切割過程會產生大量碎石和石粉,這些常會被企業當做廢品進行填埋,他覺得甚是浪費,如此他也從中看到了商機,將這些邊角料進行加工,轉型生產再生石產品,也是一個不錯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