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產品在廣泛應用的當下,除了整體形式的標志建筑,還有種形式是刻字石門牌石,同樣是標志般的存在,它們也承載著對歷史的見證和石材文化的詮釋。今天要帶了大家了解的是最新的一個石材標志——“時光晶體”。
昨日,在7月8日,也是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申遺成功三周年之際,命名為“時光晶體”的世遺標志正式落成。原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重耕,思明區委書記廖華生,A股上市公司萬里石股份董事長胡精沛,ATENO天諾國際創辦人、設計總監孫建華等一同見證了世遺標志的揭幕。
據了解,“時光晶體”采用的是惠安石材617進行雕刻,外觀如同一大塊結晶體,各項系數為:長4.9米、寬2.45米、高1.9米,重量20.72噸,基座面積180平方米。該石材標志正面以簡潔“晶石切割面”為造型特征,嵌入了銅鑄世遺標志和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金色銘文;背面則是分別象征鼓浪嶼優秀歷史建筑文化的閩南古厝和西式騎樓雕刻,象征著中西建筑文化在鼓浪嶼完成了自然交融。
整個石雕平放在同種材質并有波浪紋理的基座上,遠看如同置于海上的小型鼓浪嶼,與現實分外契合,相得益彰。歷史國際社區,是鼓浪嶼申遺內容,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東西文化交流與共融的一段特殊歷史的精華沉淀,取意于此故名為“時光晶體”。
此外,關于來源,創作并捐贈這塊“時光晶體”的,正是石材人所熟知的萬里石股份,作為石材行業中唯一在A股成功上市的企業,萬里石展現了它的創新和擔當。不僅是基于材質和運輸便利性的考慮,“時光晶體”選材還有深意,就是鼓浪嶼上的標志性景點日光巖就是自然風化形成的花崗巖,而惠安617與日光巖則是同氣連枝,如今世遺標志可謂是日光巖的“姊妹石”了。
“時光晶體”的落成,將是鼓浪嶼上繼日光巖之后,又一塊聲名鵲起的石頭,也是一種石材文化的展示,此后鼓浪嶼也有了一個新的景點和打卡地標,我們也可從景點開始,走進石材,了解石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