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關于推進廣西礦產資源管理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主要內容及出臺背景。
據了解,廣西礦業“新政”已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有效期三年。這是廣西礦產資源管理方面在20年來實施力度最大、最全面的管理改革,一改曾經的“一證難求”現狀,為推進礦業權市場化配置,抓好對于重點產業及項目的礦產資源要素保障,實現了辦理采礦證更加容易合理,促進了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礦產資源改革通知的相關要點如下:
1、廣西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出讓登記普通建筑用砂石礦產采礦權;
2、從2022年起,全區砂石土類礦產一律實行“凈礦”出讓;
3、對于非金屬類礦種不再新設探礦權,直接出讓采礦權,為重大產業、重大項目提供資源保障;
4、將探礦權首次登記期限由最長3年調整為5年,每次延續、保留時間由最長2年調整至5年;將儲量評審、備案、登記合并為評審備案。;
5、.除涉及國家權益處置外,不再對探礦權保留、變更礦種等12種情形的地質報告進行評審備案;
6、不再要求提交勘查計劃、勘查合同或委托勘查證明、勘查方案和評審意見書等15項報批材料,對關鍵材料實行容缺7個工作日受理。
此次礦產資源改革針對于多年來存在的一些難點等相關問題,廣西敢于突破現有法律規定,以“放管服”和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目標,進一步下放審批權力。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改變過去按照儲量規模、 礦種、投入等多種標準劃分審批權限,改革后實行同一礦種礦業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并將按礦種實行國家、自治區、設區市三級管理,設區市可委托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讓登記普通建筑用砂石礦產采礦權。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廣西不忘放管結合,強化事前、中、后的監管,嚴格落實各種礦種的礦業權出讓管理,促進資源優質優用和產業布局優化。
改革實施后,也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改變以往“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的局面,提高礦產資源規模化開采水平,促進礦業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
總體而言,此次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實現了最大化的“新政”,也從實際出發優化辦理采礦證手續和流程,使得辦證更容易,也更合理,礦業人路途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