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的疫情穩定后,5月21日,全國兩會在北京正式拉開了序幕,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依然是備受關注的焦點,相關提案層出不窮,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獲悉一些石材礦山行業的相關信息——高速或將再次免費。
5月21日,因疫情而推遲兩個多月的兩會在北京舉行了,會議中,為了解決疫情過后中小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渡過難關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張嘉極提議:實施高速公路不收費。
自疫情以來,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分別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明確要求國企減免租金。但對部分企業進行調研發現,減租政策并未全面落實,個別“二房東”利用漏洞,不僅不給一線企業減租,還吞掉了“政策紅利”,對于這種情況,張嘉極建議相關部門重視并展開專項督查,清除一些列這樣的盲區,將政策落實到位。
對于當下經濟如何恢復,張嘉極給出了幾點意見:1、鼓勵大眾消費;2、實施高速公路免費;3、民營企業對租戶也實行減租;4、在社保和貸款利息等方面給企業減負。
張嘉極表示,在疫情之前,不少傳統企業及中小企業就已經岌岌可危了,疫情之后,這些中小企業更是受傷重重,亟待解救。而我們知道,傳統制造業養育著一大批的中小企業,同時中小企業是消費的主力,它們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中小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又何談拉動消費呢。
如何支持傳統制造業發展?張嘉極坦言,關鍵是降低企業成本,以便加大技術改造創新。對于企業而言,創新發展跟傳統制造本就是一體兩面,一個都不能少。目前,政府減稅降費力度大,在租金、用電用水、物流費用、五險一金等方面再給中小企業減少成本,就是讓中小企業得以喘息和生存。
聽到這個高速不收費的消息,對于不少企業來講真的是一項政策紅利了,畢竟前段時間隨著高速收費,不少石材礦山企業運費提高,加重企業負擔,在疫情基礎上是難上加難。
在大宗基礎建材中,石材是最受物流成本制約的產品之一。有部分地區的石材最終價格,其物流成本占比甚至超過了50%,高速公路免費的政策無疑給石材運輸距離提供了拓展的機會,對石材供需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同時,礦業產品作為基礎產業原料,必然帶動一系列產品成本下降,加速國家經濟的盡快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