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汨羅市川山坪鎮,有一座不一樣的石材礦山,它依山而建全封閉,沒有污水橫流,也看不到漫天飛揚的塵土和堆積厚重的石材尾礦廢料,這座礦山是安全生與秀色青山相結合的綠色明珠。
在去年12月底,作為中部最大產能的綠色礦山,汨羅市樂福田礦山正式投產運營,其礦石資源儲量9314.95萬噸,總體利潤可達30億元。
應市場所需而成立
因環保治理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需求,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湖南湘江、汨羅江和洞庭湖采區全面禁采,一時間市場上石材資源出現供給短缺,其他品種石材價格攀升,尋找新的石材替代品也是大勢所趨。
在汨羅川山坪鎮境內,麻石資源豐富,但傳統麻石開采勢必會帶來極大環境污染,而早在兩年前,汨羅傳統石材加工企業全部因環保問題而被關停,石頭在沉睡,盡管是自然賦予當地的財富,但如何在環保同時,利用這些石材資源造福百姓才是根本。
最后根據市場行情,汨羅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川山坪鎮的麻石資源轉化為砂石資源,由相應的樂福田礦山籌建指揮部推動其礦山開發工作,在2018年6月依法取得礦業權,樂福田于2019年12月底建成試產。
綠色礦山理念為發展開路
當你走進樂福田礦山,看到的是如鄉村詩畫般的青蔥明麗,隨處可見綠色植物和寬敞的路,全然不見人們意識中的“臟亂差”的礦山環境,在樂福田礦山,遵循的是綠色礦山理念,不僅是單純的綠色礦區綠化,表面的綠色覆蓋,而是做到少投入,少排放,多產出,讓整個石材礦山在生命周期內實現資源、環境、經濟的綜合效益最優化。
指揮部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做到綠色環保,他們考察了許多地方,最后是結合各個地方的特色,而非照搬經驗,因地制宜打造屬于汨羅特色的綠色礦山模式。原料從礦山運輸到車間廠房,他們利用礦車和麻石重量帶來的勢能將轉化為電能,為其運輸工具新能源運礦車所用。為了避免揚塵,他們講整個生產都采取濕化作業,并且全都在封閉的空間內完成。
綠色礦山的全部智能化
作為一個年產能1千噸的礦山,其員工并不多,他們都是通過智能化操作帶來的高效率,省時省力也省去人工,原料麻石從進入廠房,到變成最后幾個類型的產品,中途最少需要經過兩次破碎、三次皮帶傳輸,但這些過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參與。不僅如此,在其銷售和計量方面,所有石料在進出時均通過自動計量的一卡通系統,即可實現信息的準確采集,記錄,實現了高效的裝車、計量和財務結算。
樂福田礦山人員表示,他們以綠色環保為首要準則,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綠色礦山4.0標準,此為發展目標,做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