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全省的礦區修復工作中,漳浦礦區整治成效顯著,深得肯定,在業內廣為傳唱。
在11月3日,市委書記邵玉龍帶隊到漳浦縣調研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提升生態治理水平,加快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推動礦山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
對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
自去年以來,漳浦縣深刻吸取教訓,認真總結和反思,切實抓好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深入開展礦產資源生態修復提升,截至目前,已實現復墾復綠1.23萬畝,完成了總任務的99.4%,距離圓滿完成只有一步之遙了。
邵玉龍一行實地查看了綠地建材生態修復治理項目、蔡坑礦區礦山整治和水庫水質提升項目現場,對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對下一步工作的要求部署。
邵玉龍強調
各級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將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到心中有數,落實和加強表單化、清單化、項目化、責任化管理,持續將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一抓到底,落實到位,尤其注意要舉一反三、多管齊下地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要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職,做到表里如一。采用現代高科技信息技術,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模式,著力提升礦區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增強環境污染防治的可續性、前瞻性、精準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做到將問題發現在平時,解決在當下。
要壓實各級責任,強化閉環思維,堅持生態環保工作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負其責”。壓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礦山企業主體責任,對自然資源審批工作進行嚴格把關,做到密切跟蹤和監測,強化日產巡查,定期會商交流,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構建統籌協調、齊抓共管的格局,做到守責、盡責、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