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石都,毫無疑問,石材是泉州南安最具分量的特色產業。在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大環境,南安政企各界都在不斷探索夯實兩頭在外的石材產業鏈基礎,重新定義這個“世界石都”新含義。
近期,南安舉行第21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暨石設計周新聞發布會。作為在今年唯一舉行的線下石材專業展會,本屆石博會推遲至12月12日舉辦,除了這個舉辦時間改變之外,此次石博會還將進一步聚焦“設計”二字,通過“大師作品特展”、主題論壇、跨界直播等多種形式,運用設計語言,多維度彰顯石材自然之美、應用之廣,探究石材更多的可能性,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1、設計賦能,引領產業升級風向標
現在的石頭,不僅可以起高樓,還可以成為手機面板,成為首飾、茶盤、手表等一些列我們身邊的日用產品。今年新聞發布會,在去年首度提出的“設計周”理念基礎上,石博會進一步發出通過設計撬動市場需求,從而打通中端消費渠道的升級訴求。面對石材界代表,南安再度唱響“石博天下 你我同行”的主題號召。
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會長、南安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表示,在困難面前,石材人更要強化抱團協作,共謀未來升級大業。在今年上半年,整個行業危機四伏,石材人更加珍惜石博會這個運行多年的品牌展會所帶來的引領座作用。經過多番思慮和論證,組委會在確保安全防控的前提下, 順應行業發展訴求,打開石都大門,開辦石材盛會。借力展會將石材料融合到各類應用場景中,呈現更多石材類的文創產品、家居廚衛用品以及藝術品,從多個方面展現綜合“石力”。
伴隨國內工程數量激增,國內礦山資源也在有序開發,石材產業在下半年也逐步釋放回暖信號。據悉, 在最艱難的上半年,南安石材陶瓷產業也完成了規模產值418.16億元、比增10.9%的可喜成績。石博會暨石設計周總干事潘鵬章表示,21屆石博會的舉辦既是防控可行,也是石材行業發展必需。如今,他們已為業界備下了石材盛宴,不僅有現場參觀的平臺,還有用直播工具,嫁接“新浪家居”等跨界流量平臺,讓南安的石頭利用各種鏡頭精美呈現。
依托石材產業優勢,為了進一步引流,獲取更多關注,南安正傾心打造“產業帶+直播電商+供應鏈+直播基地+網紅學院”生態模式,協同聯動,持續為南安石材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與智力支持。此外,為了更好轉化設計產能,南安石材界正與跨界優質資源對接,建設智能園區,逐步推動行業向全產業鏈延伸性發展。
2、挖掘潛能,打造石材設計展示窗口
石材向家裝產業進軍,最重要的就是要與終端消費者建立直接對話的窗口。而設計就是最好的媒介。本屆展會以“創意、智造、共融”為主題,不僅對展位實行大幅度調整,還新增了大師設計作品特展、跨界(直播)展區、智能智造展區等多個區域,更好詮釋主題。
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表示,近年來,石材產業不斷在與設計界建立橋梁實現融合發展,但一直缺少爆發式的著力點,此次借力石博會平臺,通過“大師作品特展”方式,以此播種,讓設計師真正在南安石材產業扎根,吸引更多人才前來,形成設計資源的磁石效應,打造石材設計新窗口。
雖聚焦于設計,但意在從礦山資源到工藝升級及營銷渠道的拓寬,作為此次“大師作品特展”的主要策展人,英良集團總裁齊飛表示,參展的設計大師名有國際著名建筑、室內及產品設計師梁志天,著名設計師曾建龍等十余位設計大伽。還會邀請設計師到現場參與交流,參與直播活動。
目前已有石材企業攜手知名設計師,推出高端石材家居產品,這是設計不斷向石材產業滲透的實例,這也得益于當地政企各界合力營造的石文化氛圍。伴隨英良歷史博物館及東星奢石博物館等空間的開放,水頭是石文化及石材設計也將不斷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