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前幾日國慶黃金周期間,福建泉州的私人博物館備受游客喜歡,公共博物館更是為了當地一新的打卡景點。
業旅游景點——南安水頭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相關對接人高先生告訴大家,在泉州,每天限量兩三千名參觀者的知名博物館十分搶手,基本提前就被預訂一空了,在國慶節期間,他們分批接待了幾十批次的參觀團。
假期各類展館游客絡繹不絕
以石而聞名中外的泉州,隨著石材產業的蓬勃發展,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在當地以石文化為載體、記錄聞名進程的各大博物館,包括各類聚焦“文化”主題藝術展覽的展館,參觀者數量在與日俱增。
在今年的國慶黃金周期間,泉州各博物館內每天的游客從未間斷,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注意身邊的博物館,領略本土文化,同時這些博物館也成了外來游客了解泉州的一種重要途徑和窗口。
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閩臺緣博物館及泉州海交館均接待了超過2萬人次的參觀者,極具文化韻味的晉江五店市游客達11.33萬人次。泉州各類藝術館、美術館及私人博物館內的游客也絡繹不絕。
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平均每天要接待四五批次的參觀團,盡管該館目前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但慕名而來的游客仍為數不少。此外,像惠安的鼎立美術館、晉江的御隆藝術館、德化的龍騰藝術館、豐澤的大美美術館和谷見美術館等專業水平較高的私人美術館也逐漸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市民表示,帶孩子們看畫展、逛博物館,可讓他們更直接地感受泉州古城的魅力,不論是是老厝空間改造,還是新興藝術場所,或是各類主題博物館,都為泉州的文化藝術提供了展示的舞臺,而且當地文化界人士表示,遇見就是就是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播的最佳形式。
泉州展館近年來蓬勃發展
涵蓋博物館在內的各類藝術文化空間的運營無法在短期看到效益,但卻擁有長期向好的發展前景。因為伴隨著消費升級,人們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必將迎來較大的市場空間。可以預測,近幾年來,泉州市各類博物館和新興藝術文化空間迎來了發展機遇。
國家文物局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截至2019年底,全國備案的博物館有5535家,比上一年增長181家。“十三五”以來,我國平均每兩天新增一家博物館,平均25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
與此同時,還值得一提的是,營造上述空間的投資者或運營者在傳播、記錄文化的同時,更善于傳播沒,都十分重視在整體設計方面的投入。例如,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聘請的是清華建筑系的設計師團隊,博物館未正式開放,整體空間設計已經屢獲建筑設計界的認可;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聘請的是清華建筑系的設計師團隊,博物館未正式開放,整體空間設計已經屢獲建筑設計界的認可;泉州世茂·故宮海上絲綢之路館是世茂集團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之作,預計在年底開放。
泉州的各類展館正如雨后春筍班深得人心,節節拔高,也昭示著石文化、空間藝術的機遇正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