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產業發展近30年,已逐步穩定,最近幾年,談及石材市場,人們確是直搖頭:從外而來的新人、太多的投機者混入其中,以及形式嚴峻的環保風暴,石材市場供過于求等,一方面我們看到石材同行諸怨聲,而一方面不斷有新的石材企業或者市場在崛起,同時,許多項目還以“科技、創新、互聯網”而聲名在外。
那到底石材行業是否存在經濟泡沫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下。
所謂泡沫,就是指產品的市場價值遠遠超過了其本身的實際價值,形成虛假景象。那對于石材產業呢?隨著國家基礎建設與房地產的飛速發展,國民收入的急劇上升,石材一躍成為眾多大型建筑商及私人業主競相追逐的建筑用材,石材需求量一路猛漲,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之勢態。
石材市場需求促進了石材行業的大躍進,繁榮之態極盛,石材產品線與售價區域平衡,大眾石材品種價格日益透明,原本靠差價賺取利潤早已不復追求,競爭力下降,石材逐步發展為附加價值及增值服務的競爭。
在此種環境之下,許多廠家為了逃出固有區間,進入價格戰及價值戰的模式,許多廠家探尋引入新的產品來獲取彌補利益,于是就有了白板熱”、“灰板熱”、“奢石熱”、“玉石熱”、“山水畫熱”等諸多石材的出世計劃,然而一旦時過境遷,熱度不在,剩下就只有堆積如山的庫存和急劇下跌的價格線。
見此種種,我們不僅感慨,這是否是石材行業的泡沫?競爭激烈的當下,投機成為了一種潮流,我們看到各種石材熱頻出,石材價值瞬間被推到了高位,而背后面臨的亦是懸崖邊緣。同時,石材資產具有不尋常的評價收益,如奢石、玉石之類,加上各種炒作手法,只有運作著享有定價權,石材價格居高不下,這些都是泡沫的起因。
相比了解泡沫的由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它如何破滅或者之后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1.源頭改革,促使產業升級優化
近幾年的環保風暴讓石材礦山停止了開采前進的步伐,市場上似乎供不應求,通過宏觀政策的調節,市場石材產品逐步縮減,許多產品價格再度回升原有價值,迫使投機競爭者就此離場。同時,也讓以往一些手續不全、環保設施不到位、生產管理落后的加工廠被迫關上了大門,留下來或者先開的廠子都是全面提升,朝著精準化發展的。
2.市場內部優化措施
從市場內部優化就意味著行業間的優勝劣汰,這是萬物生存不變的法則,對于發展多年的石材產業也不例外。
大新企業進行了改革升級,重組”、“合并”是許多中小型石材企業面對內部優化所做出的選擇,無論哪種,必然都是朝著資源優化、管理提升的方向進行,相信涅槃重生后才是新生。
石材行業前路漫漫,目前走到了重生的路口,希望生存的企業越戰越勇,在挑戰中抓住機遇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