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臺風呼嘯,從浙江沿地區著陸的“利奇馬”沖擊力大,影響是損害性的,成為近日關注的熱點。
而此時對于,南安特別是長泰地區而言,則是另一種轟隆的聲音,這是工程機械手在操作著機器,隨后就是石材廠房瞬間夷為平地……
長泰石材加工企業主要分布在林墩、枋洋、陳巷、巖溪等4個鎮,特別是枋洋,作為廈門的第二水源,保障供水安全有著絕對性的意義。
據悉,到5月31日晚上,長泰全縣地區的1342家石材企業完成拆除達到82%,也是1103家,可謂是所剩無幾了。目前,長泰石材加工企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拆除及驗收工作,同時規劃建設兩三個石材加工集中區,促使其進行轉型發展。有人不禁戲稱,石材企業都關停了,都轉型個啥?
這確是長泰石材企業當下的境況,叫人無奈。回顧長泰石材企業,從90年代開始就開始萌芽發展,并為民營經濟及稅后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而由于在這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導致設備使用較為簡陋、污水及粉塵治理沒有得到重視,石材行業發展的同時,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
為了重現綠水青山,全力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志在必行,“零排放、大整改、規范化、全監管”綜合大整治行動深入貫徹到長泰各個石材加工企業,石材人有苦難言。
俗話說,飲水要思源,廈門人飲水是建立在枋洋世代無法發展的基礎上的,提升的是廈門的飲水工程,但是目前瘋狂關停加工企業背后,承擔結果的是枋洋當地的石材廠,曾經多少年他們為財政創造了收入,擔當著社會責任,如今多少人無工可打,只能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