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武漢,微風拂面,烈日當空,熱辣的天氣伴隨著微風火辣般在空氣中竄動。正在修建的地鐵和川流不息的車流,昭示著這里的盎然朝氣。
在這樣的蓬勃氣息里,陳飛躍一晃便是27年。武漢石材業界的領軍人物。1993年,他初上武漢,彼時的陳飛躍20歲不到,事業剛起步,一腔熱血亟待揮灑。
轉眼近30年,所有有關陳飛躍和瑞達的的故事都在這座城市發生。陳飛躍早已不是當年初出茅廬的熱血少年。凡事,多了一份“靜”。
人太容易浮躁了,也太多念頭了。陳飛躍一邊用手撥著方向盤,一邊感慨,隨即解釋起了這一“靜”字——起一個念頭即有一個相,在困難和未知面前,
人們往往會先給自己造一個假象,把事情想得太糟糕而退縮,以至于失去機會。寧靜致遠,靜心才能感知當下,思考未來。與其浪費時間徘徊于虛無,不如破相,唯有破,才能立。
時隔多年,5月29日,在武漢石材商會換屆大會暨第二屆會員大會現場,陳飛躍接過武漢市工商聯會員部部長閔勝華手中的牌匾和證書,正式連任第二屆武漢石材商會會長。
對于陳飛躍而言,此次大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他多次誠摯地感謝每一個到場的組織協會和石材精英,感謝他們共同見證,也一致推動著行業向前。
再次當選會長,使命依舊,責任則更加重大。商會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抱團發展,資源共享,有了第一任帶領商會發展的探索,現在的陳飛躍和商會更著眼于當下武漢石材產業的現實問題,
多了份有落地的謙卑與堅定的決心,回歸本真,務實發展。6月6日,商會舉辦了連任以來的第一次會議,確定當前首要任務是五年內將武漢石材做出口碑,提高整個武漢區域的石材加工水平,提升行業石材品質。
如今的石材行業,在經歷了一大波開荒辟地的“投資熱”后,面對放緩的經濟形勢下更多企業進入了內省階段,并意識到規模已經不是衡量企業實力的唯一標準,品質才是生命力。“隨著石材裝飾的不斷發展,
石材正在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可以預見今后一個很長時期石材的市場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是生機和活力的。為了迎接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們需要時刻做好硬實力的準備,有品質才有未來。
統一發展目標,堅定發展信心,讓商會工作逐漸變得明朗清晰。在這個轉變中,作為會長,陳飛躍有義務有責任去思考武漢石材產業的現狀和未來,以雁群領頭雁的角色,帶領會員克服困難,并踐行好“求同存異,攜手并進,和諧進取、責任共贏”的商會精神。
中國石材城——水頭孕育的石材產業土壤,不僅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來此大展宏圖,同時也激勵著更多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懷揣雄心壯志開疆擴土。
陳飛躍在武漢創業剛起步可謂是旗開得勝,第一年便在當地開店做起了石材批發,承接了第一個工地藍天賓館大堂。1994年利用賺取的第一桶金,陳飛躍同時在水頭投資了加工廠,
從只有一個盤踞的小廠擴大到容納6臺圓盤鋸的生產車間。然而,本以為剛起色的事業卻因前往北京投資失敗而陷入泥沼。“問題出在哪里?”夜里輾轉反側的時候,陳飛躍反復問自己。
經歷了這一次失意,“虧損”的教訓讓搖擺不定的陳飛躍停了下來,他開始環顧當下所處的發展環境,反思這個過程中做的種種決定和未來自己的事業方向。
于是,他決定重拾初心,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專注發力。1998年,他將事業重心全部傾注于武漢,有了前車之鑒,陳飛躍重新調整瑞達的公司結構和團隊,借助在水頭積累的資源優勢,
專注發展批發貿易和中部地區的工程業務。恰逢武漢石材產業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陳飛躍趁勢追擊,連續幾年創下了近2萬噸的石材年銷售量,公司也在一次次的搬遷中規模不斷壯大。
這無疑是一注強心劑,給予陳飛躍信心,讓其更加堅定扎根于武漢。同一時間,瑞達的終端市場業務板塊也在發生變化。中部地區日益增長的家裝消費需求向陳飛躍傳遞出新的市場藍海信號,他意識到,無論是對企業,還是行業家裝市場將是未來石材的消費主場。
2018年,瑞達總部展廳全新升級,以“產品+文化”的形式呈現一個嶄新的瑞達展廳,更加全面地體現瑞達石業的優勢。通過展柜展示雕刻、拼花的實樣圖,以更直觀的方式向消費者呈現瑞達的工藝;展廳內對石材文化做了新的詮釋,通過各石材原料國家國旗的展示,
解密石材的來源;以圖文形式傳達瑞達石業加工的26道工序以及企業文化理念:26年的品牌沉淀,不斷超越自我,與時俱進;市場中收集了各種殿堂級石材珍品,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中高端大理石、花崗巖到精美雅致的玉石再到奢華稀有的瑪瑙、寶石、水晶,瑞達石業堅持用天然石材提升建筑設計的品位與格調。
2017年,瑞達精煉“高端石材全屋定制”新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定制化的石材室內外建筑項目整體設計方案,并針對不同客戶提供不同需求——工程客戶,提供整裝解決方案;家裝客戶,提供尊享私人定制服務;批發客戶,提供石善板倉全新無憂服務。成立以來,瑞達石業追求產品人性化設計,倡導綠色,環保,低碳,
著力于“人本建筑”的新主張,秉承著“建筑以人為本,讓自然貼近生活”的宗旨,傳承傳統的美學元素,同時引進外來先進理念及技術,將傳統與現代兼容并蓄,倡導“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持續為建筑內外注入石材文化內涵,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打造精品。
最近,在瑞達石業總部金誠瑞達展廳的公益展示墻上,又新添了一組照片。照片里記錄著今年5月份四川大涼山公益行的點滴。再往前看,是2018年的西雙版納, 2017年的稻城亞丁……陳飛躍帶著瑞達的旗幟,深入山區學校,傳遞愛心。孩子們學習的認真模樣,純真的笑臉,被鐫刻在成長的時光里,更印在陳飛躍的記憶中。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人一輩子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把錢用到多少人身上去,使得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行有道,愛無界”,在瑞達參與自發組織的公益團隊“行走的愛”走過的幾年里,每一次陳飛躍都沒有錯過,以身布施,已然成為責任,也成為他看世界,讀人生的一種方式。
從陳飛躍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石材人不斷探索和對事物的果斷力,對石材的發展的眼界和人生境界,未來的石材業發展前途可佳。但更多的是需要有更多像陳飛躍這樣的石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