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作為裝飾材料之一,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也逐步進入到消費者的世界中,瓷磚人的所謂“創新”,是把大理石的缺陷仿制的惟妙惟肖,仿制天然大理石的瓷磚,如果體現出完美就顯得太假,而被廣大消費者說唾棄,從而導致沒不出去。天然大理石的缺陷竟然成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了。
木地板本質完美,必須體現出一定的色差,只有這樣實木地板才能煥發出自然的光輝,才能接地氣。在一些比較大型的建筑群中,有這樣的裝飾,石材根本就不分色、不排版,隨機安裝,比如上海世博會建筑,上意大利館的外墻,聯合國主席臺的石材背景墻,對于全體中國人都說很藝術,用石材人的眼光來看,這簡直是對石材最大的“侮辱”。
在建筑裝飾材料中,石材的品質好與壞,被石材人通過天然“色差”和“缺陷”帶入了誤區。多年來,石材行業與工裝為伍,石材人推出了排版服務,把排版選色差當成了本企業的競爭優勢,給石材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危機。
石材人自以為美的產品,卻被稍微有藝術修養的人冠以土包子的桂冠,使得石材失去了藝術價值,反倒沒有藝術價值的石材,平板而又單調,簡直無法發揮藝術創意。
因此,石材產品藝術價值的評價體系,應該由使用的消費者來評判。石材藝術創藝的設計師,應該由有藝術修養的專業人士來完成。
石材產品的好壞不由材料品種來決定,而是由石材藝術的體現來斷定,這就是石材產品的藝術。只要石材有了藝術的品質,那么石材產品的價值就會得到提升,石材產品的品質也得到了更好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