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石材行業的不斷發展,來自競爭對手的惡意貶低或人們無知的臆想,一些不實輿論、檢測結果的誤導讓許多人對石材產生了誤解,“石材產品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這一言論長期以來不絕于耳。雖然整個建筑裝飾行業一直為扭轉社會上存在的錯誤認知做著積極努力,但卻仍舊無法消除大眾誤解。這種言論甚至給廣大用戶造成了一種心理負擔,如圖陰霾般驅之不散。以致石材的廣泛用用仍然受到了不良的影響。
2009年1月1日起,國家取消了進出口大理石及其制品的放射性通關檢驗,免檢的石材包括大理石、石灰石、石灰華、砂巖等種類,為石材企業進出口通關贏得了時間,降低了通關費用,這標志著石材的放射性問題澄清工作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近日廈門石材展的召開,來自各地石材人士聚集與此,享受這場石材盛宴,讓你看遍全球石材設計最前沿。同時,為喚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石材協會、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組委會于今日聯合舉辦了粉碎“石材輻射”謠言的全媒體發布會,邀請到國內外行業組織及國內重點省市行業商協會、權威質檢機構、廣大媒體及全球石材人到場,四位石材行業權威專家代表發聲,共同為天然石材正名。
發布會啟幕,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鄧惠青首先進行了開場講話。鄧副秘書長表明了此次發布會的重要目的:動員全社會和行業的一切力量,粉碎“石材輻射”謠言。
朱立講述了天然大理石被污名化的起因。他表示部分媒體對于天然大理石扭曲事實的報道幾乎是導致大眾錯誤認知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基于對石材的了解和理解,如果想做到整齊劃一,在前期選料的時期就選人造石材,而不是天然石材。運用天然石材,則需要多一份對于大自然的尊重和寬容。就如許多人不了解事實,只看表面的人,遇到色差石材就定義為材料品質差,其實這都是對于石材物料的誤解。
他認為,真相還原尤為重要,同時在還原真相的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石材全行業以及媒體必須攜手一致。
通過努力,中國石材協會在權威放射性專家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已分別糾正了國家標準和制度層面上的偏差,但輻射言論對廣大消費者的影響非常深遠,改變固有觀念還需從長考慮,拿事實和權威說話。為此,四位行業權威:清華大學教授、國家著名放射性專家朱立,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國家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周俊興,天然石材協會秘書長Jim Hieb,國際天然石材協會會長Ali Sayacki在此次發布會中進行了聯合主講。
Jim Hieb表示,輻射論的負面影響之所以被不斷擴大,很大原因在于天然石材的競爭對手和一些氡氣測試公司為了經濟利益,惡意傳播虛假信息。例如,在我們的家中有很多輻射源,但從天然石材產品中釋放出的輻射水平遠低于其他來源的輻射,排出的微量氡氣對于室內空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研究也表示,微量氡氣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經輿論道出后便是滿城風雨,人心惶惶,難以判定。大會后期,來自澳大利亞的Hans-Dieter Hensel帶來了以“天然石材中的輻射和氡氣——真相待澄清”為題的配套演講,進一步進行相關科學普及佐證事實。
Ali Sayacki表示,石材作為最古老的建筑元素之一,用于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跡、幾乎所有歷史悠久的寺廟、宮殿、地標建筑,現代社會的商業區、社交場所、街道等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其利用率遠遠超乎大眾想象。但從始至終,從未有證據證明由于石材建筑產生輻射而造成了不良影響。
隨后周俊興進一步從試驗數據出發,以事實數據檢測方向證明大理石等石材是綠色裝飾材料。理論上,大理石的放射性水平在石材及建筑和裝飾材料中是屬于很低的一類,遠低于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標準,與農田土壤的放射性指標類似,完全達到綠色產品的范圍,可謂實實在在的綠色環保產品。
以上專家演講結束后,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子剛上臺宣讀了全媒體發布會倡議書,呼吁石材行業要大力弘揚石文化,號召全行業一致堅持,反對不正當競爭手段, 提升品牌樹立意識起,著重提高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讓消費者更多了解天然石材,并感受天然石材的魅力。
最后,國外行業組織、國內重點省市石材協會、商會及行業重點企業、權威檢測機構的與會代表上臺簽署了這份聯名倡議書,攜手一致,鄭重發聲,竭力為社會各界能夠更加全面、理性、科學地看待和認識天然石材產品做出實際行動。
所以,消除石材輻射之論的所帶來的影響,任重道遠,唯有齊心協力,以客觀態度正面引導廣大消費者客戶,才能讓石材以天然、純凈、健康、美麗的本真面目走進千家萬戶,也讓人們感受到石材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