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的硫鐵礦礦山,因硫鐵礦儲量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而聞名。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曾經寸草不生之地,如今日確是綠意盎然,碧草青蔥,一片自然的勃勃生機。
云浮不僅要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更是云浮追求的目標,云浮從最初的資源型經濟的“一石驚天”,到走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再到挺起產業興市脊梁,云浮在建設生態綠色發展高地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成為有名的“石材王國”。
在國道上兩旁石材廠如同小商品市場般鱗次櫛比,大大小小的天然石、人造石依次而立,就是有名的云浮百里石材長廊,見證云浮石材的興衰與榮光。
因石而立
自明朝起,石材加工作坊就開始興起,但很長是一段時期內,石材產業發展較為緩慢,停滯于小規模與粗糙低級的加工水平。
民營辦廠石興起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這個蒼茫之地,云浮開啟民營辦廠的步伐。許多的農民放下鋤頭,開啟了石材板上的創業之路,一時間石材廠子遍地開花,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生產總值,云浮也因此榮升為地級市。
帶動其他產業崛起
石材產業的發展穩定也促進了多種產業的新興,不久,到2000年云浮市擁有石材、電子、礦治、機械、建材、化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醫藥和工藝隨之崛起并平衡市場。
傳統產業的轉型,綠色循環之路
步入21世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多種產業形成云浮特色,并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優勢支柱產業,石材企業數量大,但欠缺規模和技術,廢渣、廢水、粉塵等環保問題也讓云浮石材業飽受詬病。
面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云浮實行產業集群,并推行扶優扶強“百家石材企業”、企業成長、“個升企”、退城進園等系列動作。此后,一場以技術改造-進步-創新為突破口,以綠色低碳節能為標準的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戰在云浮開始拉開帷幕。隨后,天藍水清,“石”代之路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