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縣,隸屬于湖北省隨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花崗巖資源賦優越,儲量大、品質好、成材率高、易開采,
礦山主要分布在隨縣北部的吳山鎮和萬和鎮,已探明礦石儲量3.12億立方米,荒料量8788萬立方米。自隨縣建縣以來,招商引進石材產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共有19家石材開采企業,162家加工企業,投資規模超百億元,1.2億平方米板材的年生產能力。
“隨州白麻“隨州黃金麻“品牌聞名全國。
隨著隨縣石材產業的井噴式發展,由于企業主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企業違法開采、野蠻生長,導致出現偷采,盜采,毀林毀綠,污染環境,倒賣壟斷,偷稅漏稅、企地矛盾加劇,監管難度加大等系列問題,并一度成為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社會關切的社會焦點,為此,隨縣人民政府于今年7月果斷出臺工作方案:
對采礦權到期及出讓儲量采完的采礦權證全部注銷,加快推進萬和鎮礦區采礦權證整合試點,同時,鼓勵國有企業參與礦權整合出讓。
為更好的穩定隨縣經濟,保障民生,根據近十年來隨縣石材行業發展歷程,單靠民營主體無法保證石材行業穩定有序的發展。為保障發展和社會穩定,需建立以國企為核心,民企為生產力的新型發展體系。
以往的思路是修復與恢復破壞面,通過近幾年礦山開采修復環境的情況來看,不盡人意。從長遠發展來看,把修復生態環境轉變成發展環境更為可行。
隨縣擁有很好的地貌風光,以七尖峰國家森林公園為主導,把部分礦區打遺成石材礦址公園,形成洛陽銀杏谷、大洪山金頂、玉龍溫泉、萬和吳山石材礦址公園,準河漂流,炎帝故里風景區和隨州編鐘遺址為一體的環行旅游路線,提高隨州知名度,引入旅游經濟帶動農業及服務業發展。
1.石材礦址公園根據現開采地貌和規劃開采范圖,做到邊開采一邊建設礦址工業景點,對所開采范國內作整體公園規劃。
2.所有石材加工廠產生的邊角廢料是制秒的優質原材料,要按照環保的要求,統一安全的存放,二次利用。
3.石材加工使用的水和產生的鋸泥,對生態環破壞較大。每一家石材加工企業應建設廢水處置設施,達到廢水初級處理的排放標準。
同時,在萬和銷及吳山銷建設日處理1干噸的廢水處理廠,實現從石材加工企業初步凈化再到處理廠集中處理,廢水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目標,達標排放的廢水和鋸泥,可循環再用及作為氣磚生產的原材料。
由隨縣人民政府發起隨縣地方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道請國家部委、省廳、市局等各級領導和專家,共同把脈地方經濟,完善商業體系,促進國家政策與地方經濟發展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