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張圖片刷爆整個石材朋友圈,雖是惡搞,但的確像是那么一回事,引發了石材人的共鳴。
“你的XX能不能便宜點兒?”估計是在各行各業銷售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了,如今在石材業更是隨處可見。其實仔細想來問這個問題是十分正常的,畢竟能用5毛錢買的白菜干嘛要花1塊錢呢?關鍵就在于問這個問題的時間和理由。雖說討價還加也算正常,但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永遠成正比。價格問題一直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大多少客戶對石材的產品質量,服務各方面都滿意,就是糾結在價格這一塊。客戶想要價廉物美的產品這個沒錯,可話說回來,一份價錢,一份貨。產品的質量好,首先就是材料要好,不同的材料,成本就不一樣,在加上工藝的精細,這些也是要人力物力的呀,沒有一點利潤空間,石材人也沒辦法生存呀。
現在也經常接到一些詢問石材價格的電話,一上來就說我這邊有個工程單有2萬方,你那個什么價,有樣品能寄過來嗎,馬上就能定。麻煩你先說明是哪里的工程,規格厚度,A料B料,深色淺色?對于這些提問一一不予回答,不耐煩,還覺得我不夠干脆,要賣就賣,還問這這么多,我想說這樣的詢價,明擺著就是免費索要樣品的嘛,傻乎乎的讓廠家給寄,寄過去收到之后,拉黑。更有甚者,價格談下來后說看看樣品,廠家將樣品寄過去后,之后卻不管不顧,樣品都不去拿,這不是坑人嘛!
像上面這樣的確實有,不過畢竟少。還有些客戶確實是真真確確要采購石材的,對這種客戶,當然是真心換真心。對方要去廠家看貨,又是安排路線,又是找廠家安排接待。可是對方就是在價格方面很糾結,為啥就不能給我在便宜點兒。試問這樣不累嗎?
一個理想的價格逃不開預算和性價比兩個因素。不要老想著有更便宜又好的,性價比也是要建立在可比較的兩個產品質量之間的。作為石材買家,更看重石材產品的質量能讓市場優勝劣汰,好的產品越來越多,石材產業才能往良性循環發展,最終受益的是賣家更是買家。
石材是大自然生產的,所以色差瑕疵總是難免的。那么在購買前的溝通就十分重要,提出條件與需求,能否滿足如何滿足,很多問題還是需要買賣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談,如何盡最大達到工程要求。
說那么多,真心覺得賣石材好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