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生南安水頭人,1975年生,萬福控股集團董事長,南安裝備制造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生產車間、研發中心、辦公室……在快速工作節奏之余,海釣是萬福控股集團董事長李群生為數不多的休閑放松方式。
上世紀90年代初,技術工出生的李群生創立萬福機械,從最原始的石材加工設備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升級。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堅持,創新和洞察力也不可或缺。正是憑借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和一流技術的不斷追趕,李群生將萬福從一個小作坊發展到如今的石材機械一線品牌。
“經營企業和海釣一樣,你會在與獵物的拉鋸戰中不斷消耗你的體力與耐心,但如果堅持下來了,就能得到大自然的犒賞。”李群生說,他對海釣的熱愛,和他對石材機械的熱愛如出一轍。能讓他在石材機械領域堅持30年,同樣是根植于骨子里的那份熱愛,和迎難而上的韌勁。
輟學入廠成機械學徒工
在他13歲那年就從學校輟學了。這件事說起來,和他的興趣有關。
李群生的父親原先在南安一家校辦機械工廠上班,他也因此從小就在各種車床、機械零部件環境里長大。在這個環境里,李群生對機械那份天然的熱愛不斷被激發。“當時對機械非常有感覺,對每個機械都充滿好奇,一接觸就要研究到底。”
13歲那年,李群生向家里提出了輟學的請求,希望從事機械行業。在那個崇尚知識的年代,這個想法無疑掀起軒然大波。不過,執拗的他,最終還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正式成為一名機械學徒工。
鉆床、車床、刨床……在機械的世界里,李群生如魚得水。盡管在車間里干著最苦最累的活,但每天能摸著機器讓他有一種踏實感。
上世紀90年代,南安的石材產業已經從作坊式的加工開始往現代化生產慢慢轉型。李群生年紀雖小,但接觸到一些石材機械后,他斷定這將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不過,由于經濟基礎有限,他始終在石材機械維修領域打轉,進行技術積累。善于鉆研的他,對各類石材機械細心琢磨,從中找到弊端,并進行改進,得到了很多石材企業老板青睞,機修的手藝活越做越好。
1996年,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的李群生,決定創立自己的加工廠,生產石材機械。彼時,南安本土石材機械企業很少,石材企業使用的大多數是外地甚至國外的機械。要想樹立起自己的招牌,李群生要解決的,不僅僅只有技術的問題。
“當時真的很苦。”李群生回憶,當時的公司面積跟現在一個辦公室差不多大,自己加上員工也就4個人。由于沒有錢建廠房,公司做一臺機器賣了,買點水泥,過幾天再賣一臺,買點鋼筋。“現在真的不敢想象,那時會有那么大的毅力熬過來。”
加工、調試,再完善……在李群生的軟磨硬泡下,第一臺大切機面世后,萬福的市場算開張了。
企業也在一筆筆訂單的積累中,告別了作坊式加工,進入現代化廠房生產階段。
躋身機械行業一線品牌
90年代末的南安石材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效應。這是個欣欣向榮的市場,李群生開始感受到了壓力。
“作坊式做機械的人也慢慢多起來,同質化很嚴重,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打價格戰。”萬福不愿意跟打價格戰的對手們死磕。李群生思考得最多的,是企業該如何轉型。彼時,一個客戶到萬福考察設備,當他給對方報價1臺10多萬元時,這個客戶說的一句話讓他大為震動:“10多萬元的設備太便宜了,我們不能要!”
李群生有點傻眼,原來石材機械市場上不缺訂單,缺的是好的機器設備。必須往上走,往自動化高端設備的方向發展。
當時,晉江當地的一些石材機械已經開始接觸數控化,但南安的很多石材機械都還很原始。李群生決定到全國市場上多走走,學習時下最先進的數控加工技術。
他只身跑到福州、上海、廣州等地,找專家、看設備,自己研發。機緣巧合下,他還結識了來自臺灣的合作伙伴,對岸成熟的數控技術給萬福帶來了自動化的升級,萬福很快就投入到第一臺數控設備研發中。第一代數控設備研發出來后,高效的生產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工,得到客戶的認可。這更加堅定了他開發數控設備的決心。
李群生并沒有停止研發,2002年,他研發的將切割、打磨兩個功能結合在一起的紅外線橋式切石機問世,成為彼時石材業內最先進的產品。不斷創新讓萬福機械在業界迅速躥紅。
將旗幟插遍全國市場之余,萬福的技術實力也得到了行業和社會的認可。企業先后被評為“中國石材機械十強企業”“省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科技企業”“石材機械行業技術中心”,躋身石材機械行業一線品牌。
高定位涉足智能環保設備領域
發展至今,萬福的設備已經涵蓋石材加工領域的各個環節。走進公司生產車間,礦山鋸、切割機、打磨機等20多個大品牌、180多個細分品類的石材機械設備不一而足。
“我們研發新產品,其實就是在第一時間了解客戶的需求,集中精力進行研發,只有這樣,新產品才有市場,而不是我們認為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就去研發什么。”談及自己的產品研發理念,李群生說。
近年來,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制造業掀起了“機器換人”的熱潮。一直熱衷于追趕先進技術的李群生,也不落人后,加入了自動、智能石材設備的研發當中。今年的第十七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上,萬福展出的一系列自動化設備就贏得了國內外采購商的一致認可。他透露,當前萬福還在研發機械手,進一步提高石材加工的智能化。
“深加工是今后的一個方向,未來公司仍然會在這一領域深耕,并且會做得更加精細。”李群生說,明年他們會在機械智能化方面作進一步研發,數據聯網,實現在家就能操控、檢測設備的所有情況,把控全局。
針對當前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環保風暴,很多石材企業都噤若寒蟬。而李群生更愿意在危機中挖掘商機。在今年的石博會上,萬福展示的石材污水處理器,其理念就得到了石材界同行的高度認可。
李群生表示,以往石材廠石粉處理搬運過程中容易產生二次污染,我們正在研發的設備,能夠實現對石粉的現場利用,做成建筑用磚塊,真正實現變廢為寶。隨著環保政策的進一步縮緊,未來石材環保設備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