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報告主要內容是通過日本財務省提供的有關日本主要港口的花崗巖制品的通關數據中所反映出的現象及其反思。當下的通關的相關材料中把墓石這一品類的數據單獨提取出來是不可能的,因此,該數據只能是在大方向上面沒有問題,僅供參考。
從日本財務省統計中抽調出的部分數據
(日本通關實績)
1.2005與2016年的進口數據比較(花崗巖制品)
*(平均匯率 2005年:1美金=110.26日元 2016年:1美金=108.78日元)
石材制品的進口,在2005年達到峰值,進口量為1,192,852噸,進口總額為783億2005萬2千日元。而在2016年則是 進口量為 481,359噸,進口總額為549億2546萬5千日元。
重量只有最高峰的40.4%,金額是當時的70.1%
從數據中推算出的平均單價:2005年為4924日元,2016年為8558日元。
此外日元兌美金的平均匯率是:2005年1美金=110.26日元,2016年1美金=108.78日元,因為匯率十分接近(匯率產生的影響較小)因此該數據是可以作為參考樣本的數據。
從上述數據綜合推斷,可以說像現在這樣嚴峻的態勢還將繼續持續下去。
另外今年1月到9月的進口情況,數據上面整體上看也同樣不容樂觀。
2.2016年與2017年1~9月的進口數據比較(花崗巖制品)
重量相比較上一年減少了3.2%,從這也可以推測出日本國內石制品的市場還會繼續萎縮下去。
此外,關于到9月為止的向日本進口石材制品國家的數據上分析得出,在353004噸的總量中,從中國進口的重量為344702噸,占到總量的97.6%。
令人欣慰的是,在日本產石材的荒料,板材類的出口數據表現搶眼。
3.2007年與2016、2017年的荒料,板料的出口數據對比(花崗巖荒料,板料)
*東日本:橫濱、東京、千葉、筑波、鹿島、日立港
*西日本:大阪、神戶、水島、福山、松山、高松、今治港
荒料,板材類出口的頂峰是在2007年。其中99.7%的出口對象均是中國。
2007年的出口總量是56,039噸。2016年為31,898噸,為頂峰時的56.9%。
雖然目前一直到此為止都是不太良好的表現,但是到今年出口量又稍微有所增長。
到去年九月時的出口量為21,309噸,而今年(九月)則是25,394噸。增長了9.2%(4085噸)。水島港的出口量相比較去年增長了23.6%。橫濱、東京港的出口量也都有所增長。水島港的倉儲保存管理費用開始收取是從今夏開始的,所以(對出口造成的影響)并沒有體現在該數據上面。說不定是在這個日漸萎縮的市場中希望能夠提供更好的產品的想法在業
界當中達成共識了也未可知。
另外,從數據中可以看到一個趨勢,從關東的港口出口的與從關西的港口出口的相對比,關東(出口量)實際上并沒有落后太多。
橫濱、東京、千葉、筑波、鹿島、日立港的荒料,板材的出口共計:
2007年為17715噸,而2016年為11931噸(2007年的67.3%)
大阪、神戶、水島、福山、松山、高松、今治的出口量共計:
2007年為34540噸,而2016年為17811噸(2007年的51.5%)
從這份數據,可以推測出相對較為平價的茨城、福島等地的石種也都有可能在西日本地區流通。
最后,雖然艱難嚴峻的態勢仍將持續下去,但希望中日兩國的墓石界能通過這次的交流會找到新的商業突破口一同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