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是我國建材行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建材工業貫徹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精神,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和實施行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轉折期。對于以投資為主拉動增長的石材行業,如何創新提升、去產能、補短板、適應新常態,既是嚴峻挑戰,也是促進石材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
我國石材行業多年來從總體上一直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產業結構有所優化,科技進步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生態、綠色發展理念日益受到重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石材行業在礦山開采、裝備制造、石材加工、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產能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石材礦山、加工制造的產業集群企業。但石材行業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單純追求數量、規模的粗放型開采加工的發展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重復低水平發展態勢嚴重;企業缺乏科技投入,創新能力不強,品牌意識淡薄,產品更新換代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小企業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落后小作坊的生產經營模式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粗放的發展方式,導致經營與管理水平低下,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很多質次價低的產品充斥市場,同質化的低水平惡性競爭加劇,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同時,挫傷了行業整體創新提升的積極性,高端的新需求不足,影響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石材行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行業總體效益不高,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利潤率低,虧損面加大,使行業新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石材行業轉型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清潔、環保、綠色和集約化發展的唯一出路。為更好地推進石材行業去產能、補短板、調結構、穩增長、增效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與中國石材協會聯合組織制定了《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
石材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突出矛盾的根源,從表面看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外部新增的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的。但本質上是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的創新動力缺失、發展方式陳舊,經營方式單一,技術創新提升既缺目標又突破不力,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沒有真正得到應有的調整。
“十三五”是我國建材行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關鍵時期,建材工業轉型升級進入一個新的轉折期,正在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戰略向高端、綠色、服務業和“走出去”方向發展。石材行業必須主動創新提升以適應新常態、主動適應投資和消費結構變化,開發新需求,牢固樹立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目標,轉變發展方式,找到發展的重點和支撐發展的路徑。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淘汰落后產能和無效產能,著力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技術,提升性價比和品牌效應,補行業發展短板,以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石材行業向國際領先水平對標和看齊,真正實現由“增量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成為石材強國。
為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在分析行業現狀和內在規律的基礎上,按照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所確定的總體戰略目標,結合《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和《石材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特提出打好石材行業“三個攻堅戰”,作為當前和整個“十三五”期間石材行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點加以推進實施。即:打好以政策為牽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的攻堅戰,促進行業結構優化,提質增效;打好創新提升技術、開發新需求補短板的攻堅戰,加快石材行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的增長;打好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裝備水平提升的攻堅戰,以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推進我國石材裝備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
石材行業打好“三個攻堅戰”具備一定的有利條件。從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看,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經濟工作總基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原則,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與推進實施,必將從整體上推進整個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的轉折和發展水平的提升,也為石材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我國整體經濟的平穩增長、結構調整和向中高端發展,為石材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有力的鞭策。加之,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近年來推進實施的打好四個攻堅戰,兩個加快,“五個緊扣”、“兩個遏制”、“兩轉一升”工作,以及在石材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園區化建設、石材礦山建設等基礎性、規范發展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基礎工作,為有效實施“三個攻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滿足新的發展需求必須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和瓶頸問題,必須要打贏三個攻堅戰。
一、打好以政策為牽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的攻堅戰,促進行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
(一)攻堅目標
從現在起到2020年,一方面要加強政策的制定和轉化,認真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和工信部聯產〔2017〕30號文件精神,依據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對號入座地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并制定相關產能退出市場的有關規則,推動規模小,產能利用率低,不經濟的產能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對保留的產能不僅由中低端發展轉向中高端發展,而且確保生態環境優美,實現清潔生產,合理利用資源。廢水達到零排放并循環利用,噪音和粉塵排放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實現綠色環保和資源的綜合利用;此外,新建的產能,大理石荒料年開采量必須達到1萬立方米,花崗石荒料年開采量必須達到2萬立方米,制造加工規模必須達到:大理石20萬平方米,花崗石40萬平方米。采用的技術裝備必須是國內一流并經行業頒布的扶持支持的目錄規定之內的,以實現中低端為主向中高端發展的轉變,整體增強石材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加快落后工藝、開采、加工設備和落后產能淘汰的進程。2017年內要組織制定、發布石材行業淘汰落后工藝裝備和產能目錄,之后爭取列入國家產業政策或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立即淘汰硐室爆破和使用烈性炸藥開采等石材礦山落后采選工藝和方法;立即淘汰部分大理石產區仍在使用的狗頭鋸、水泥柱土鋸等簡陋加工設備;2018年內限期整治組合式圓盤鋸(含單片鋸)生產企業、石雕石刻企業等清潔生產不達標的企業。中國石材協會加強與各地政府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共同限期整治落后的開采與加工企業,逾期仍不達標的,依法依規予以關停與退出。
2.做好現有石材加工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改造,無論是新建的開采、加工制造,還是對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其必須按行業頒布的支持的技術、裝備目錄進行,并且要徹底淘汰耗能高、質量環保不達標,綜合利用效能低的落后設備和工藝,全面提升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奠定向中高端發展的基礎,全面增強石材開采、加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石材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優化的目標。
3.加強與各石材資源產地的政府的聯系,制定準入的規定,提高準入門檻,特別要加強對現有石材礦山的監督,合理設置和限定石材礦山開發的礦產權和開采使用規則,嚴格石材礦山的開發建設與管理。徹底杜絕采用硐室爆破和使用烈性炸藥和無設計無規則的亂開采。
4.履行誰開采誰建設綠色礦山的原則,督促各石材礦山企業必須貫徹實施《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裝飾石材礦山達標考評試行辦法》和《天然石材礦山生產管理規范》等標準,對違規和無視行規行法和只顧自身利益,不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協會將會同當地政府部門勸其退出市場。通過認真實施有關行規推進礦山開采管理達標和建設綠色礦山達標。
5.在全行業全面貫徹實施《石材產業園區建設標準》和《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規范》,引導石材企業進入園區發展。加大環保整治力度,實現清潔生產。石材加工企業必須加裝廢水處理設備,堅持零排放的標準,實現循環利用;必須配備有效的除塵和降噪等防護設施;廢渣及碎板必須加以回收集中處理和再利用,從而實現綠色環保和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6.強化行業自律,加強行業引導與管理。探索組織研究制定和完善適合石材行業的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用先進技術裝備和國外領先水平對標,企業之間進行產品質量、品種對標,區域內進行降本增效的對標和節能減排的對標,引導企業遵規守法,提升石材行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行業協會要指導有關地區政府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制定石材行業發展規劃,明確定位和目標,提出創新技術裝備的途徑,提升行業向高端發展的支撐點;要積極協調和引導全國各石材企業對接,根據全國及世界石材界的發展新動向,組織做好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攻關、在部分大企業率先建設創意設計平臺、在全行業組建產業技術聯盟;要加強對資源合理開發、科學利用、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行業共性的關鍵問題的研究與突破,研究推動設立產業準入制度,會同政府部門和企業,共同營造良性的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達到效果
通過采取一系列的組合措施,徹底淘汰耗能高、質量差、綜合利用效能低的落后加工設備和工藝,加工過程中的噪音和粉塵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到2020年淘汰落后工藝裝備企業四分之一。通過加強石材礦山的治理和整頓,推進礦山企業的規范化發展。到2020年,有30家以上石材礦山企業獲得達標礦山稱號,10家企業獲得國家級綠色礦山稱號,使產品結構,企業規模結構都有明顯的調整與優化。
二、打好創新提升技術開發新需求補短板的攻堅戰,加快石材行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的增長。
(一)攻堅目標
攻堅關鍵裝備,提升一批。組織石材行業大企業,行業大專院校,科技院所瞄準關鍵裝備開采、加工裝備組織攻堅,以國外領先水平為標的攻克技術瓶頸,為實現向高端發展做出牽引,為補短板奠定支撐;有組織有目標的技術改造提升一批,以大企業為牽引,在重點企業分別設立國家和省、市的技術中心;在骨干企業有目標地圍繞品種,產品功能,質量和環保達標組織技術改造和創新提升,到2020年有20%的企業轉向高端發展,再有30%的企業普遍得到提升。生產出具有綠色、節能、環保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優質產品,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新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的需求,又為企業的產品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為行業優化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奠定支撐,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提高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石材協會一方面組織行業專家對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和影響制約行業水平提高的瓶頸組織攻關,一方面每年頒布行業創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目錄,組織行業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引導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的力度。對于開發與生產優質高檔新產品的企業,石材協會將與有關方面共同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在信貸、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2.促進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以新需求為導向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有計劃地組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成果轉化。要以開發高端的石材產品為重點,圍繞石材在建筑裝飾、人居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領域的需求,開發石雕石刻、石材家居衛浴等創意產品,尤其研發石材裝飾裝修部品,為消費者提供整體配置方案。
3.積極發展石材異型產品、石材馬賽克、拼花等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積極發展石材復合板、裝飾保溫一體化石板材、薄板及超薄復合板、石材建筑構件等多功能產品,有序推進人造石制品的發展。開展石材產品標準化工作與標準的制修訂,加快產品檔次的提升,加快落后產品的淘汰。努力開拓家庭石材裝修市場。
4.加快石材產品創新設計和品牌建設。以新的需求和市場空間作為拓展為目標,以創新工藝設計、創新工業設計、創新產品設計,創新裝飾設計以及人居不同需要的文化設計為突破口,引導石材產品由目前簡單拼裝,向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努力為消費者提供集成、復合、多功能的建筑裝飾部品化產品、定制型石材產品。
積極扶持和培育石材知名品牌建設。堅持以產品質量為核心,以服務為重點,以誠信為基礎,探索建立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級品牌體系,推進全行業品牌意識提升和品牌產品比例的提高。
5.加快石材產業集群結構升級,進一步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在現有產業布局基礎上,依托我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精準扶貧、區域振興以及國際化等國家戰略,圍繞延伸產業鏈、產業價值鏈完善與重構,在進一步優化石材產業布局的基礎上,推進全國各個石材產業集群升級發展。
大力支持、引導、鼓勵石材行業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利用國際資源,保障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開發國際市場,提升石材行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培育發展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促進我國優勢龍頭骨干石材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并率先“走出去”發展。
(三)達到效果
全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以創新求發展成為行業共同追求,涌現一批技術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研發一批品質優,附加價高,應用領域寬的石材產品;差異化戰略已成為許多石材企業的主動選擇,在傳統產品銷售增速整體趨緩的大背景下,補短板的高端的高品質,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材產品成為石材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有三分之一以上企業綠色、節能、環保等都達到國家標準;到2020年,全行業各類新產品的比例要達到總產量的15%以上;形成5個以上技術裝備水平高、管理先進、具有較強品牌影響力的國際知名企業,為我國石材行業實現“超越引領”造就領軍企業。
三、打好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裝備水平提升的攻堅戰,以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推進我國石材裝備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并舉。
(一)攻堅目標
要根據“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制定中國石材裝備制造2025規劃,著力加強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先進設備的研發。瞄準國際領先的石材開發和制造裝備,結合我國石材礦山和石材加工的實際,提升我國石材行業的技術裝備,尤其要開發大型高效采礦設備、石材加工高端專用設備,提升開采加工水平與能力,提高裝備質量和產品質量。首先將中國的石材裝備技術和加工制造水平提高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加快石材開采和加工先進設備技術創新研發步伐。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首先制定石材行業開采與加工技術裝備2025發展綱要,然后組織行業內的大企業、我國建材裝備制造企業和有關科研院校共同瞄準若干關鍵的瓶頸技術組織攻堅。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瞄準國際領先的石材設備發展動態,結合我國礦山開采和加工的實際,開發大型高效采礦設備、高質量高效率的石材加工專用設備,全面推廣自動化補膠生產線、鏈臂鋸和加工中心、污水處理系統、粉塵收集等先進裝備,使石材行業全面創新提升。
2.要全面研發并推進智能化在生產運行、監督、控制、管理方面的全面運用,推進石材產業兩化融合,特別在一批大企業中要引進互聯網、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開發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現代成套石材加工生產線。
3.加強石材重大技術裝備瓶頸的攻關與突破,以金剛石串珠式鋼絲繩組合鋸、人造石英石成套壓板生產線等作為裝備提升與攻關的重點,組織石材行業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和建材機械制造企業聯手組織攻關,實現新的突破。
4.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廢物綜合利用和實現清潔生產的技術裝備提升,既要積極制定與爭取相關配套政策,又要以市場為導向,重點支持石粉、石渣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加速其產業化進程。
(三)達到效果
石材開采、加工技術裝備水平在現有的基礎上,第一步從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實現超越引領達到國際領先奠定基礎。爭取到2020年,縮小石材裝備制造業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部分裝備要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為2025年達到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奠定基礎;同時對國際上首創、已在試運行的花崗石框架鋸要給與積極支持,爭取2020年以前投入工業化生產。通過上述目標的逐步實現,推進我國石材裝備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并舉,為我國石材裝備和產品質量達到或超越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水平提供可靠保證,使我國從世界石材大國向世界石材強國轉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