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2月4日,江蘇泰州首個石鎖公園“天下第一鎖苑”正式對外開放。苑中的大石鎖重61噸,號稱“天下第一鎖”。當天,中央電視臺工作組來到海陵現場考察,準備為“天下第一鎖”申報吉尼斯紀錄。
首個石鎖公園“天下第一鎖苑”
石鎖達人王秉榮在2014年7月21日的意大利世界吉尼斯挑戰大會上,創下“80斤石鎖,在蒙眼情況下成功拋接13次”的紀錄。那次意大利吉尼斯之行,讓自己有了在家鄉建天下第一石鎖公園的念頭。而央視吉尼斯之夜節目組也給予了肯定和支持,這讓自己有了信心。
公園里建石鎖雕塑要經得住風吹日曬,王秉榮將制鎖石材選定為80噸以上的整塊花崗巖。然而泰州海陵是水鄉,平時找塊大石頭都不容易,何況是這樣的巨石。
王秉榮開始全國尋石。打聽到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出產的五蓮紅花崗巖質量上乘,王秉榮在2015年初趕赴五蓮縣尋石。不過,即便在原產地,80噸的原石也不好找。有人建議用三層石頭疊加的方式制鎖,但都被王秉榮否定了。
“石頭也是有靈性的,我帶著誠心而來,就不信找不到好石頭。”屬牛的王秉榮來了牛脾氣,先后三赴五蓮縣,并親自上山尋找。終于在2016年元旦前,王秉榮在翻越的第6個山頭發現了目標。
【運回海陵走了兩天一夜】
“在中國,60斤的石鎖多得數不清,但60噸的石鎖絕對僅此一個。”王秉榮肯定地告訴記者。
王秉榮的誠心打動了石廠老板,專門安排3位工人花了11天時間,將80多噸石胚鑿成了62噸的石鎖形狀。
經過市區多部門數月的協調,今年5月,海陵區文體旅游局最終決定,在城隍廟西北側的一片空地為“第一鎖”安家,并籌建石鎖公園。
“第一鎖”鑿成了,家的地址也確定了,但王秉榮還是撓頭,怎么把“第一鎖”運回家呢?五蓮縣距離海陵500公里,正常高速路程五六個小時可以到達。然高速公路限高限重,大石鎖根本走不了,即便走國道也很困難。
經過數次探路,2016年6月8日,“巨無霸”終于登上回家的旅途,花了兩天一夜終于抵達海陵。
為了讓“第一鎖”有良好的視覺效果,王秉榮在空地上建起兩米的高臺作為石鎖底座。而在起吊石鎖時,王秉榮又驚出了一身冷汗。原來,由于吊車噸位不夠,首次起吊差點翻車。好在有驚無險,“第一鎖”沒產生裂縫,吊車司機也無礙,換成大噸位吊車后,石鎖終于起吊到位。
【故事浮雕刻三十六天】
“第一鎖”只是塊石頭,如何將石頭賦予生命,王秉榮又動了腦筋。王秉榮將海陵石鎖協會的骨干召集在一起,大家一致商定,將岳飛泰州練兵的傳說和當下泰州轟轟烈烈的石鎖運動結合在一起,在“第一鎖”上刻成浮雕。
王秉榮告訴記者,相傳石鎖起源于唐代軍營,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煉身體,后流傳于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體的漢族傳統競技項目。相傳岳飛曾在泰山公園鍋巴山下練兵,如今傳說中岳飛的練兵之地也成了我市石鎖愛好者交流健身之所,泰州人民對岳飛有著深厚的感情,以此故事取材,很有意義。
王秉榮請來老畫家勵福水為浮雕創作底稿,又從河南請來兩位有名的石雕師傅。兩位師傅吃住在工地,起早貪黑,用時36天終于將浮雕創作完成。完工后的“第一鎖”估算為61噸。
今年11月底,石鎖公園的其他配套設施也順利完工,公園正式命名為“天下第一鎖苑”,整個建設工程耗時七個月。
從五一路一直往東至盡頭,穿過鼓樓路,您就能在電信營業廳東北側找到這座鬧市中的石鎖公園。
穿過大門,在公園的北側您會看到一座威風凜凜的石鎖巨無霸,上刻“金鎖祥泰”四個鎏金大字。石鎖四周有浮雕,展現的是宋代軍營石鎖訓練的熱鬧場景,浮雕正面的士兵扎著馬步練習“上肘”動作,雙目圓睜的表情甚是傳神。在浮雕的側面和背面,王秉榮的招牌動作“上肘劈叉”以及吉尼斯紀錄動作“蒙眼拋鎖”也有體現。
12月4日,“天下第一鎖苑”正式揭牌,中央電視臺吉尼斯之夜工作組慕名前來,完成了前期考察。據了解,“天下第一鎖”的吉尼斯紀錄申報工作已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