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市正在全面建設國家級生態環保城市,與其一路之隔且在上風向的塔城地區托里縣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內的石材加工企業和石英砂生產企業天天產生的大量粉塵肆意入侵克拉瑪依,造成嚴重污染。
11月4日,記者在托里縣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內看到,由幾臺切割機、幾間平房所組成的石材加工企業,隨處可見。石材隨地亂堆亂放,許多石材企業廠區都沒有硬化,汽車走過到處塵土飛揚。石材加工全部是露天生產,設備十分簡陋,沒有任何除塵措施,石材在破碎、切割和打磨生產中產生大量的粉塵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記者在現場看到,還有一些企業在生產石英砂,生產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粉塵。
看到記者拍照,一個工人就把電源關了停止生產。
記者到托里縣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辦公室采訪有關情況,一位姓王的副主任對記者說,需要上級宣傳部門同意他才能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從托里縣準噶爾經濟開發區辦公樓前的宣傳欄上看到它的文字介紹是這樣說的:托里縣準噶爾經濟開發區毗鄰克拉瑪依市北郊,距離克拉瑪依市中心2.5公里,距離托里縣城175公里,轄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現有企業及個體工商戶70余家,其中石材加工企業23家,建材以及倉儲物流17家,商店和餐飲30余家,是一個以石板材加工以及物流倉儲開發區。開發區居民均為季節性流入人口,無常住人口,2013年底,社區登記居民65戶,508人。夏季高峰期流動人口為121戶1016人。全年實現工業產值4.0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實現稅收640余萬元。
據克拉瑪依市環保局人士介紹,托里縣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除了產生粉塵等污染物外,冬季采暖鍋爐也未配套污染防治設施。目前,該開發區未實行集中供熱,40家企業自行燒鍋爐取暖供熱,且小鍋爐都沒有安裝污染防治設施,所產生的黑煙和粉塵對克拉瑪依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目前石料加工企業污水采用簡單的防滲池進行蒸發處理,粉塵基本得不到處理。另外,托里縣準噶爾經濟開發區內無廢水排放管網,主要以滲漏為主,開發區內生活及工業廢水無序排放,很可能造成下游地區地表水污染。開發區內生活及工業垃圾臨時堆放,產生的粉塵對下風向居民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據了解,托里縣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污染問題已經持續多年了,從托里縣在附近開辦采石場以來,克拉瑪依市環保部門就一直在和托里縣環保部門交涉,但污染問題一直未解決。克拉瑪依市環保部門強烈呼吁自治區、塔城地區以及托里縣對準噶爾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園污染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并進行整治。不能只顧自己掙錢而肆意破壞鄰居家的生活環境。
世界石材網